第 58 节 依恋类型:是什么决定了你恋爱中的表现?(第1页)

这一讲是关系理解力的第二个关键知识点,依恋类型。

谈到亲密关系,懂点心理的人们总爱说到几个词:依恋类型、依恋模式。

所以依恋类型是理解关系时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知识,它会影响我们在关系中的表现,今天我们就来好好学习一下。

在这一讲中,我会告诉你:

什么是依恋?童年期的依恋和成年的依恋类型有哪些?有什么因素能够影响你的依恋类型。

面对已经形成的依恋类型,我们可以怎么做来改变它?

学完这节课,你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处理自己的依恋类型,走向更加健康的亲密关系。

什么是依恋

都说三岁看八十,实际上小时候和养育者的关系,决定了你的依恋类型。

婴儿在很小的时候,是很脆弱的,它们害怕与父母分离,害怕被父母抛弃,因此会通过不同的方式表现对父母的依赖。

而父母对婴儿的行为和回应程度,就决定了婴儿的三种依恋类型。

童年期的依恋类型

第一种依恋类型是安全型依恋。

它指的是,当婴儿需要被照顾时,父母总在婴儿身边,积极地给予回应和注意力,婴儿就会感到安全,爱和自信。

这种婴儿比较不拘束,爱笑,也容易与他人交往。

由此,发展出「安全型」依恋。

第二种,焦虑矛盾型依恋。

如果大人对孩子的照顾时有时无,行为无法预测,婴儿就会开始用各种行为找回父母。

由于不确定照料者什么时候会回应,婴儿会表现出紧张和过分依赖,大哭大闹,希望引起养育者的注意。

由此,他们会发展出「焦虑-矛盾型」依恋。

最后一种,回避型依恋。

如果当婴儿需要帮助时,父母总是不出现,或者态度是冷漠和拒绝的,婴儿就会认为他人是无法信赖的,从而对他人充满怀疑,甚至陷入抑郁和绝望。

如此一来,婴儿会发展成「回避型」依恋。

这三种依恋类型形成后,婴儿在之后对人际关系的处理、对新环境的适应上都会有所影响。

安全型的儿童会先请求父母的帮助,但很快能够探索新环境;

焦虑-矛盾型的儿童则会不敢面对,转而对父母大哭大闹;

回避型的儿童即便是在害怕的情况下,也会和父母保持距离,不向父母寻求帮助和安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