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贿罪,是指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行为。
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以行贿论处。
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的,不是行贿。
对犯行贿罪的,处 5 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因行贿谋取不正当利益,情节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 5 年以上 10 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 10 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对侦破重大案件起关键作用的,或者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根据司法解释,行贿罪和受贿罪一样,入罪标准一般也是行贿数额在 3 万元以上,当然如果有通过行贿谋取职务提拔、调整的;或者向司法工作人员行贿,影响司法公正等等恶劣情节,行贿 1 万也可以构成犯罪。
犯罪构成
行贿对象是国家工作人员,如果是非国有的公司、企业、其他单位的人员,则构成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行为主体是自然人,如果是单位,构成单位行贿罪。成立本罪主观上必须具有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
谋取不正当利益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1.利益本身不正当,也即实体不正当,即行贿人谋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或者政策规定的利益。
2.谋取利益的手段不正当,也即程序不正当,即要求对方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政策、行业规范的规定提供帮助或者方便条件。在招标投标、政府采购等商业活动中,违背公平原则,给予相关人员财物以谋取竞争优势的,属于「谋取不正当利益」。
[5]
总之,只要在法律中有操作空间,请求国家工作人员予以方便,这都属于「谋取不正当利益」,但如果在法律中没有任何操作空间,则不属于「谋取不正当利益」。比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