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 恋爱故事,都是关于美人的。剩下 1% 里,也有 0.9%,是关于丑人爱上美人的。
丑人自己的故事在哪里?
那些丑的人,是怎么一点点长大的?
以下,我要分享我的故事。
这是一段极其悲惨的初恋,背后是极其艰难的女性成长,全部是我的真实经历:从小对外貌自卑,害怕面对女性身份,总是被当成怪物一样围观的女孩——
想要平稳地过渡到有个女性身份,究竟有多难?
基本要走一道鬼门关。
大病一场、濒临疯癫、无休无止的自我怀疑——我不会被爱的!
好在最后我战胜了。我被爱了。
我访谈过一些并无经验的年轻女孩。
结论是,即使读了那些文章,对于爱与性,她们仍然是懵的。
直到她们真正实践过之前,她们无法将这些结论与现实联系起来;可是由于不懂理论,她们迟迟无法进入实践。
这也是我很用心并细致地写这篇文章的原因。
它是真实的经历、真实的选择、真实的挣扎、真实的伤痛,是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下真实的中国故事,是一个性格不怎么好的年轻女孩,被她仰慕着的男孩子胡乱扔了一地的、由全部的生命力构成的爱与勇气。
(一)
一直到二十岁,「女孩」「姑娘」仍然是这个世界上令我最恐惧的词。
我七岁就知道了滚石乐队(The Rolling Stones),但十七岁才知道世上有护发素。
六年级时经由炸裂的初潮,我整日在口袋里揣上两片卫生巾,直到它在体育课上颠出了口袋。
于是我身后的小李箭步冲出队伍以光速将之拦截,在他的率领下小男生们纷纷传阅起了那片卫生巾,大喊:「天啊,她也会用这种东西啊!」
我在看电影时总会下意识地把自己想象成彭彭丁满、科学怪人、狗头军师和玛丽莲·曼森。
我在衣橱里备了一大把一模一样的灰色运动式胸罩。
每当有人提出要带我去买衣服,总会被我不假思索地拒绝:我的固定搭配就是黑色运动服、黑色运动裤和灰色运动鞋,背后再拖个沉甸甸的大黑书包。
所以上大学后我有了个死亡黑名单,专门追杀见过我身份证的人,因为上面有我十六岁时拍摄的证件照。
(小时候的照片见文末)
那时我的里层头发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