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转手就是钱!(第1页)

二十块钱一台电视,在周平看来简直就是亏到姥姥家了,蹬着三轮,一路上都闷闷不乐的。

可在张瑞看来,这一台台电视,转手可都是钱啊!

忙活了一中午,又收了五六台电视,花了一百三出去。

“瑞哥,你说你花那么高的价格,收这么些破玩意儿,到时候再送到废品回收站,可不得亏死啊?”

“谁说我要送回收站的?”张瑞抱着一台电视就往周平屋里走,又吩咐周平把所有的电视都搬进房间。

“接下来还差……万用表,电烙铁。”还没等歇脚,又马不停蹄的蹬着三轮去买工具。

这一通忙活下来,仅剩的几十块钱也花得七七八八了。

七十年代电子产品随着那些南下打工的人进入内地,收音机、放音机这类国外电子产品也进入内地人的视线当中。

但那会儿的大部分人都对这些玩意儿很陌生,很多人都不会用,这些高科技的东西坏了过后,会修的人基本没有。

以至于那时候没少闹笑话,不过只是电池没电了,那些人还以为这玩意儿坏了,四处找人修。

而最后的结果,莫过于被狠狠的敲诈一笔,然后换上几节电池了事。

到了八十年代,这种情况才有所改观,与之相应的,电器维修店也开始应运而生。但维修的费用还是太高,甚至有些时候都超过产品本身的价值。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95年,新三包政策出台,大型家电保修期延长至最多三年。但这个新三包政策落实到地方,却还要两三年时间。

眼下正是1996年,张瑞有些庆幸,自己搭上了这最后一班末班车。

这个年代的黑白电视机,里面的集成电路并不多,而且大部分损坏的地方,基本都是电源电路。

个把小时的功夫,张瑞就用万用表,把回收回来的所有电视检查了个遍。

“两台电视的色环电阻烧了,一台电视行扫描电路烧坏,三台电视稳压二极管烧了。”

将所有坏掉的零部件都记录下来后,张瑞又蹬着三轮车跑电器市场买零件。

眼睁睁看着张瑞忙前忙后的周平,这会儿只有懵逼的份儿。趁着他停下来喝水的当口,周平终于找机会问道:“哥,你啥时候学了这门手艺的?这以后要是去维修店当帮工,一个月还不得拿五百块钱啊?”

对此,张瑞只是呵呵一笑……前世中,他可是个理工技术宅。

别说这充满年代感的显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