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两角钱,也许明天更有用(第1页)

17两角钱,也许明天更有用

上小学的时候,邻居的哥哥姐姐到县城上初中,大爹大妈很操心,每个星期日都要找东西去卖,然后给他们零用钱。我在想:真的会要这么多钱吗?那我以后怎么办?他们家算是不错的了都弄到这样的地步,爸妈到时会怎么办啊?我是不是不能读初中了?

有一天我跑去问哥哥,到底在学校用这多钱干什么,不用可以吗?

他告诉我:“你以为在家啊!每个星期买这样又买那样,衣服和鞋嘛,你要穿得像样点,否则人家会笑话你,说你是乡巴佬,甚至还欺负你!别人请你吃东西,你也要请人家啊,一次又是很多钱。等等,太多了,你去了就知道了!”

大爹大妈听了,觉得他们的儿子讲得有道理,为了不让儿子在学校受气,他们宁愿辛苦点。

这是什么道理嘛!我就不信非要这样不可。

现在到了学校,刚开始还是有点害怕,后来知道了,哪像他们说得那么复杂?学校是个读书学习的地方,既然生活费都已经交给学校了,还用什么零花钱呢!人家穿“阿迪达斯”、“德尔惠”、“耐克”、“七匹狼”,你能和人家比吗?那是有钱人家子弟玩的东西。至于吃的嘛,学校里面煮什么我们就吃什么,大伙都是这样的,又不是我们一个,再说即便只有我一个也没有什么啊!至于穿的,能够遮羞避寒也就不错了,周总理的衣服都不知道打了多少个补丁呢?一双新的解放鞋就够好了,至少比妈妈做的布鞋要强嘛,何必再穿多好呢?可要知道爸爸妈妈在家时怎么穿的啊!有些同学就是这样:“一年土,二年洋,三年忘了爹和娘”。现实摆在我们面前,能过就好了,有必要和别人比吗?爹娘在家面朝黄土背朝天,不辛苦吗?

学校是学习的地方,把学习搞好才是真的好,要比就比学习。

其它家的孩子每周给五块十块的零花钱,没有了就直接请假回家要钱。妈妈每周也回来上街,给我皱巴巴的一两块钱做零用钱,还对我说:“小有啊!在学校能过去吗?别家有钱,一个星期五块十块的,咱家没钱,就省着点,就给你两块吧!”

“妈!我拿钱来做什么嘛!饭在学校吃,衣服有穿的,不就是来读书嘛!钱自己拿着吧!”我把钱推了回去。

不容易啊,从家赶到县城那么远,要走两三个小时的路,妈妈拿些豆子蔬菜的跑到街上来,守了一整天,还卖了个低价,上完税后已经只有几块钱了。家里没了盐巴,没了油,还要买肥料呢,容易吗?妈妈大老远跑来连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