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节 免费还是付费(上)(第1页)

在上一讲中,给大家介绍了,在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中,商家与品牌需要具备全域营销的能力,让企业面对用户市场实现增长变现的最终发展目标。

可以这么来说,在互联网数字化发展的过程中,企业发生的最大变化是从「以产品为导向」转向了「以用户为导向」。在互联网发展初期,市场中很多产品的种类并不丰富,因此用户没有太多选择,那时候市场中的普遍现象是「以产品为导向」,企业生产什么,用户就买什么。这在互联网草莽时代,企业这么做没什么问题,因为,每年都有上亿互联网新用户诞生,很多企业每年收新用户都收不完。

而时间到了 2019 年 6 月,微信月度活跃用户突破 11 亿,宣告了中国用户全员在线,同时也宣告了互联网流量红利的消失,互联网用户市场从此进入存量用户竞争时代。

这背后意味着单纯的用户数量增长没用了,用户数量增长后,要能有效变现,给企业带来盈利增长,才是真正有用的增长。因此,谁能有效实现用户的增长+变现,谁就能获得「盈利增长」。

而这个时候,也意味着所有企业也告别了免费时代,让用户付费,获得用户变现,成为企业增长的主题。但问题来了,从免费到付费,用户愿意买单吗?

拿阿里、腾讯、百度乃至风头正盛的字节跳动公司举例,这些巨无霸般的龙头企业,无一不是免费主义的拥护者,纵观这几家头部企业的成长历史,免费主义一直贯穿其中。而处于极速发展阶段的美团、滴滴、小米等成长型公司,对用户市场的教育也离不开,对用户的直接补贴,因此才出现各种各样的针对用户的促销活动,比如免费体验券、消费抵用券,优惠券等等。

从免费到付费的过程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让用户买单可没这么容易。即使强如电商巨头阿里巴巴的淘宝公司从免费策略转向收费模式时,开头之路也充满了跌宕起伏。早在 2006 年,淘宝网针对商家,推出了第一个收费产品,这个产品名称就是「招财进宝」项目。

然而,这个收费产品在上线之初,就遭到半数淘宝卖家的反对,当时的淘宝总裁孙彤宇与运营总监乔峰等人,在杭州文三路华星科技大厦的办公室中,潸然泪下,最终放弃了这个项目,对所有商家宣布,淘宝继续免费。

然而「招财进宝」这个中国电商行业第一个收费产品,也是第一个因收费而夭折的产品,却给淘宝积累了宝贵的用户变现经验。时间到了 2007 年下半年,在总结了「招财进宝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