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这里,教你一招,三步法召回你饿的流失用户,让沉默的用户再次为你掏腰包。
第一步:用数据说话,精准定义流失用户画像。
用户分层系统能够把不同类型的用户存储在不同的用户池中,用户池流量大小会随着用户的来来去去而发生上升和下降的变化,当这些用户池通过水管(用户路径)连接在一起的时候,就形成了用户流量分层运营体系,简称「流量池」。企业需要做的是研究用户流动的数据并找到隐藏在数据变化之中的规律,进而制定出有效的降低用户流失率的运营策略。
用户分层体系能够帮助企业运营者画出精准的用户画像,这为用户运营提供了数据支撑。为了更精准的做出用户画像,需要收集以下流失用户数据:
人口标签:性别、地域、职业、年龄层等数据,这些能够勾勒出流失用户画像的基本框架;
用户行为属性:用户注册渠道、访问途径、内容偏好、行为路径,交易情况,最后一次与产品的交互行为数据等。
当收集到这些数据后,根据产品的业务类型,对用户属性及行为数据进行分类,量化流失用户的关键数据指标,精准定义流失用户群体,并设定用户流失的预警机制。比如:
- 电商类产品,根据用户购买行为定义,用户多久未再次购买算流失用户。
- 内容类产品,根据用户访问行为定义,用户多久未访问算流失用户。
- 短视频类产品,根据用户观看行为定义,用户多久未观看算流失用户。
通常,流失用户在停止使用 APP 或卸载 APP 前就表现出一些异常行为特征:访问频次大幅降低、在线时长大幅下降、交互频率大幅降低甚至消失等。
用户流失是一个过程,是用户已经、正在、将要发生的行为,是动态的数据。通过数据量化,不仅能够区分已经流失的用户,还能够判断哪些用户正在或者将要发生流失。获取精准的数据是流失用户召回运营的起点与行动指南,流失用户画像越细致,代表性越强,召回成功率越高。只有足够了解这些流失用户,才有可能召回已流失的用户,阻止未流失的用户发生流失。
第二步:设计用户召回路径,给用户回来的理由。
我们需要从用户角度出发,给用户设计一个回来的理由。流失用户是曾使用过产品的群体,可能由于产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