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面几讲中,我和你讲了一个用户分层变现体系中,对用户的基本分层逻辑,就是根据用户交易行为,把用户分成「新用户」、「首单用户」、「复购用户」、「静默用户」、「流失用户」。
那么划分完了,就意味着建立了用户变现体系吗?
我告诉你,还远远没有。一个静态的用户分层体系,还远远谈不上做到用户变现,只有一个在不断流动,不断变化的用户营销体系,才具有用户变现的能力。不断流动的各类型用户群体组成了企业的用户流量池,而这个流量池,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独立的闭环体系,商家与品牌的用户分散在诸如淘宝、京东、抖音、快手、微信、小红书这些公域流量平台中。
对于商家而言,自身这些分布在各个公域流量平台中的用户,组成了一个看似庞大但却是一个被分割开来的用户体系。如果这些分布在各个公域流量平台的用户,之间能被打通,那对于商家而言,他的用户体系才变得完整,变得更加容易被营销,被精细化运营。
但现实的情况是什么?
最近,抖音宣布,10 月 9 日后,抖音直播间只支持抖音小店商品,第三方来源的商品不再进入直播间。简而言之:10 月 9 日起,抖音直播间封禁一切外部电商链接。这意味着,原来通过抖音圈用户,然后通过直播引导用户到淘宝买东西的路径走不通了。你看,现实的情况是,商家的用户体系,被各大公域流量平台进一步切割,孤立开来,形成一个又一个流量孤岛。
怎么办,这时候,商家和品牌能否在立足公域流量平台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私域流量池,就变得尤为重要。只有能够被商家自己直接掌握的私域流量,才能够帮助商家打通公域流量的用户孤岛,进而更有效地触达用户,建立属于商家自己的真正可控的用户变现体系。
那么什么是私域流量?
了解私域流量要先从公域流量开始。前面讲到,淘宝、京东、微博、抖音这些平台就是公域流量平台,商家要通过投放广告、参加推广活动才能获得的用户流量,就是公域流量,也叫平台流量。这类拥有公域流量的平台特点是,流量是被平台掌控的,也是被集体所共有的流量。商家入驻后通过搜索优化、参加活动、花费推广费以及参加促销活动等方式来获得用户和成交。
因此,和公域流量不同,私域流量就是你自己可以掌控的,属于商家自己的流量。
我给你举个例子:比如你微信社群里的用户,公众号的粉丝,微博里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