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问题来了,社群一直有,为什么到了这一两年私域流量才开始大行其道?
我拿教育行业来举例,QQ 已经出现了很多年,QQ 群也成为诸如新东方等教育培训公司维护客户的手段,11 年出现微信后,微信群逐步替代了 QQ 群,但私域流量依然没有发展起来。本质的原因是,过去教育的场景主要集中在线下,新东方的销售人员即使添加了你的微信,依然需要通过线下见面沟通来完成产品销售的最后一环。

而在流量红利依然存在的时候,通过互联网在线广告的投放,用户获取的成本并不高。因此,通过互联网线上广告获取新用户,用微信、QQ 等于用户建立在线连接,最后在线下完成对客户销售与产品的最终交付,成为主要的模式。微信、QQ 在这个阶段起到了于用户建立连接,传递信息、提高交流效率的作用。
在产品形态上,过去无论是针对成人的新东方英语培训,还是针对少儿的语数外课外辅导,都需要学生在线下教室中完成教学。缺乏完善的线上产品使用场景,进而在线上传播的手段上也就缺乏基于线上用户使用场景的的裂变传播形态。
在用户需求上,用户依然习惯在明亮的教师中,和老师面对面的交流与学习,线上教学的场景只是线下教学的辅助。而在少儿教育领域中,妈妈们更愿意把自己的小孩送到线下课堂中,甚至禁止小孩用手机或者电脑。
事情在 2019 年发生了变化,随着喜马拉雅、得到等内容付费平台对用户的长期教育完成,用户已经能够接受通过在线学习新知识。在少儿教育领域,90 后的妈妈们已经开始能够接受小孩子通过手机,在家长的陪同参与下,获取新的知识,开拓新的眼界。
用户需求发生了变化,随之而来的是新的产品形态和传播形态的出现。新东方等教育机构纷纷把在线教育产品作为核心产品推出,而在少儿教育领域,也出现了凯叔讲故事、小灯塔等以线上教育场景为核心的少儿教育平台。
无论是面对成人的教育产品,还是面对少儿的教育产品,都包含社群互动的环节,比如通过社群和老师进行问答,通过社群观看老师的直播,甚至可以通过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