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拼多多又是如何抓住下沉刚需市场,激发小镇青年们巨大的付费力呢?
首先是时机!
如果拼多多早五六年,无线市场还处于发展初期,四五线城市和农村的互联网程度还不高的情况下,那么今天我们所提到的四五线+农村的下沉刚需市场、及激发小镇青年的付费力量,对于拼多多来说,就是个伪刚需。
而下沉市场在经过淘宝、支付宝、微信支付对用户的长期教育,加上由红米为代表的低价智能手机普及,快速让三到六线用户上了网,农村互联网的渗透率不断提升。
在拼多多起步之初的 17 年,微信的用户量达到了 10 亿,这意味着基本上所有人都是网民。而微信支付的开通,足够能够让农村老大爷手持小米手机,在村里的小卖部,用微信支付买香烟。而顺丰、圆通、京东物流等所铺设的物流的节点可以满足绝大部分农村的购买需求。
这时候,已经给拼多多推出「裂变传播+砍价」的社交电商模式提供了基础。为了能够快速地获得下沉市场的用户扩张并同步打开小镇青年们的付费力。拼多多创始人黄峥想出了一个办法,采用了 C2B 的社交电商模式,以人为中心,以微信社交开启每个人自身的传播网络。
拼多多上的卖家发布了一款商品后,如果这个商品价格是 29 元,用户想以更低的价格 9 块 9 来买,就得邀请 5~10 个朋友,一起团购。于是你为了更便宜,就把这个商品分享到微信群、朋友圈,就这样,用户为了更便宜,用 1 个邀请 5 个的方式,开启了用户自身的传播网络,就能够在短时间内聚集起无数小团购群体。
拼多多还通过这个方式在厂家和用户之间,构建起需求找产品的通道,厂家不用做任何推广和销售,就能获得销量,而厂家节省下来的成本,又能给用户让利空间,最终能让用户以极低的价格买到商品,这就是拼多多的 C2B 社交电商模式。
我们在会前讲过,能在同一个刚需市场中,抓住用户需求的产品通常分两大类:
第一类用户需求需要全新的解决方案,这类用户所面临的问题是一直没有解决方案;针对第一类用户,企业要能够提供用户过去所没有的需求满足产品。
第二类用户需求是需要比原来更好的产品;针对第二类用户,企业其实要做的是对用户原有的需求满足产品的升级。这个升级就是能够极大地提高用户解决需求的效率,或者极大地降低用户解决需求的成本。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