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三岁的天天引起了妈妈的注意。妈妈发现,他似乎对拼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一天下午,妈妈午睡后发现天天一个人坐在房间中,正乐此不疲得玩着拼图。拼图的每个部位都由大小不一的拼图块组成,要拼在一起,必须将图块的凹凸部分一一进行对应。
妈妈饶有兴趣地站在一旁,只见天天拿起大公鸡的鸡冠,刚开始比对到鸡脚的位置,后来摸索到头部的位置,卡了进去,一块接着一块,他终于全部拼成功了!
这时,天天再次将拼好的拼图抖落出来,图块散了一地,他一个一个捡起,重新开始比对,尝试、放入,一遍又一遍,拼了又拆,拆了又拼,反反复复,毫不厌倦。
整个过程中,他丝毫没有发现妈妈的存在,直到重复了 40 多次,他才停了下来,眼神明亮,带着愉快的笑容,仿佛刚刚做完一场美梦。
这让妈妈产生了疑惑:天天平时并不是一个安静的孩子,有时候活泼得过头,可今天表现得十分乖巧,不仅不急不躁、不紧不慢,而且足足坐了一个下午,没有哭闹,也没有尖叫。
其实,类似天天这种行为,在很多孩子身上都发生过。当他们全神贯注于某一件事或某个物体时,就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开始不停地重复摆弄这个物体。
如果这时来检测一下孩子的心跳,就会发现他们的心跳平稳而有力,任何一个人都可以看出来,他们整个人正处于安全、放松的状态中,一直到重复结束。
于是,一个小女孩可以呆在房间默默看一下午童话,一个小男孩也可以对着机器人摆弄一个早上……在这群孩子身上,我们观察到了超乎寻常的全神贯注。
这其实就是,经常被大人所忽略的,孩子神奇的专注能力。
这种专注,能够让孩子获得最简单的快乐,因为从真正感兴趣的事物身上,他们感受到自己不再是成人的附属,也开始意识到自己可以做成一些事。
这些自我价值的觉醒,让孩子会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自己的探索,丝毫不受外界的打扰。
这也可以解释天天的行为了,当他发现拼图的色块可以组合成一幅完整的图案时,视觉感官受到强烈的刺激,再通过一张张拼图上下组合,动手能力也得到了训练。
于是,他像被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无论多可口的饭菜、妈妈多甜美的呼唤都无法使他分心,他成了自己世界中的主人!
等到他终于结束的时候,他觉得内心充满了满足。他明白了拼图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