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节 亲戚给的男孩子衣服,可以给女儿穿吗?(第1页)

幼儿家长常会收到亲戚朋友送的一些儿童衣服,只是收到不同性别的衣服,该不该给自己的孩子穿呢?比如说收到的是男孩衣服,能不能给女孩穿?我建议尽量不要。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幼儿阶段,孩子要经历一个重要成长期——性别敏感期,这个时期对孩子树立健康的性别观念极其重要。

孩子的性别敏感期,通常是在三到五岁,当然这个时期并不是固定的,会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与其他敏感期交织出现,穿插进行。在这个时期,孩子会非常重视谁是女孩,谁是男孩。有时候看到有人去洗手间,他们还会跟着去,想观察下到底是男还是女。虽然这种做法让很多家长觉得有些尴尬,但这是「处于性别敏感期」孩子的正常行为。

那有的家长可能说了,我的孩子还不到两岁,是不是不需要进行性别教育呢?我建议,家长需要尽快帮助孩子确立性别观念。因为在 18 个月左右,儿童就开始产生最初的性别意识,分辨性别。爸爸是男的,妈妈是女的;留短发的是男的,留长头发的是女的;穿短裤的是男的,穿裙子的是女……只是孩子分辨能力还比较弱,经常会产生疑惑。

就像 2 岁多的小女孩娜娜,就跟哥哥争辩过哪吒是女孩还是男孩。在娜娜看来,哪吒头上扎着两个小丸子,就是女孩。哥哥虽然觉得哪吒是男孩,可是又说不清为啥会扎丸子头。

在这个阶段,孩子是通过外表辨别男女的。一旦出现外部特征不易区分的情况,他们就可能判断不出这个人是男还是女。比如看到留长发的叔叔,很可能就会认为是阿姨,看到阿姨是留短发中性风打扮,也许会叫叔叔。

所以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注意孩子的衣着打扮,男孩穿男孩衣服,女孩穿女孩衣服。当孩子跟其他小朋友玩的时候,我们还可以通过强调称呼,比如「小哥哥」「小姐姐」,帮助孩子强化性别意识。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到了 3 岁左右,孩子逐渐过渡到通过身体的不同特征辨别男女。他们开始意识到,这个世界上还有跟自己不太一样的人,而这个过程是需要老师和家长去正确引导的。

就像前几天,邻居紧张地给我说,小女儿在幼儿园连着两天都把裤子尿湿了。第一天她没在意,以为只是小孩子不小心。第二天经过询问才知道,小姑娘是看到同班小男生都站着尿尿,她也就站着尿,没想到裤子会湿。邻居不知道该怎么跟孩子讲,只好给她换掉湿裤子,让她不要站着尿尿。我告诉邻居说,其实这是孩子到了性别敏感期,你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