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节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时刻表,不要揠苗助长(第1页)

每个家长,都把孩子的教育看成是头等大事。家长们在孩子的教育上投入了越来越多的时间、金钱和心血。从孩子出生后,家长就开始进行早教。在早教市场,有着各种各样的、五花八门的课程,比如说「游泳、拼音、识字」,还有「幼儿珠心算」等等。而孩子的学习年龄也越来越小,有的甚至刚出生一个多月,家长就给孩子报名早教班了。

家长的心情完全可以理解,因为现在市场竞争太激烈了,唯恐自己的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但问题是:让孩子提前接受教育,就能够让孩子更有竞争力吗?

答案是否定的。

美国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一对双胞胎练习爬台阶,其中一个孩子在 48 周的时候开始练习,另一个孩子则在 53 周的时候开始练习,等到孩子 54 周的时候,练习结束。那么,这两个孩子谁会爬得更好呢?出乎意料的是,那个只练习了一周的孩子,反而爬得又快又好。所以,并不是越早开始练习就能够做得越好,并不是提前接受教育,就能够更有竞争力。

这是为什么呢?蒙台梭利研究发现,在孩子的身体内,存在着一个时间表,孩子会按照这个时间表来进行学习。比如说在孩子 2 岁之前,他们会很勤奋地学习语言,他们会很容易发现语言中的不规则变化和语法结构。这并不需要父母花太多的力气去教他们。

如果遵照这个时刻表,让孩子进行学习和生活,孩子们就能够正常成长。相反,如果违背了这个时刻表,试图加速孩子的发展,反而会延缓甚至是阻碍孩子的成长。这就好像有的家长想让孩子早点学会走路,于是直接跳过孩子「爬步」的过程,把孩子放进学步车中。结果,走路是学会了,但孩子却因为过早走路,而压弯了双腿。

而父母给孩子进行早期教育,往往就是在违背孩子的内在成长时刻表,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孩子的「内在时刻表」中,已经安排了各种学习任务。父母施加的外在任务,让他们参加各种各样的课程或者是培训,其实就是在打破孩子的时刻表。

孩子在 3 岁以前,他们的内在时刻表中,安排的任务是通过周围的环境,进行无意识地学习。蒙台梭利认为,3 岁以前的孩子,不是靠脑子学习知识,而是靠心理,她认为这个时期的孩子有一种特殊的能力,只要环境给他们一定的刺激,引发了孩子的关注和兴趣,孩子就会自行从中学习知识。这个过程是无意识的。

举个例子来说,当孩子咿呀学语的时候,你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