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科学技术,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改变了人类的思想观念,可到底给了教育什么改变?记得我上小学时,开始有了所谓「玻璃黑板」,取代了传统的老旧黑板。上大学时,又有了「投影仪」,老师不用写板书了。这些,都可以视为科学技术对教育的一种改变吧,但与今天互联网对教育的改变比起来,什么「玻璃黑板」,什么「投影仪」那都是小儿科了,都是毛毛雨了。尤其是在 13、14 年智能手机普及以来,尤其是在今年新冠病毒爆发以来,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更是一浪高过一浪。
我们这个课程时间有限,就不务虚了,讲点务实的。我们要问:互联网真的能够帮助我们提分吗?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么就请具体说一说,如何利用互联网来提分。我个人认为,互联网至少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帮到我们:
途径一,问题。
这个「问题」,是问问题的意思。上哪儿问?当然是上网问了。大家在公共汽车站等车时,都看到过作业帮的广告吧?号称是拥有 2.5 亿道题!这个数字是怎么得出来的,我不知道。但人家的题库数据量很大,以至要用「亿」来计算,应该也是不争的事实。
我和同学们聊过:用不用「猿题库」、「作业帮」、「题拍拍」?这些 App 在什么地方对你帮助最大?同学们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说:「当然用了,现在有谁不上网学习也太 out 了,帮助最大的地方嘛,当然是把不会做的题拍照上传了。」以前只能是问老师,可什么时候老师那儿都一堆人,越是考前,越是数学这种学科,老师桌前排的队越长。听说还有学校得跟去医院看病一样,问老师题还得先在系统中预约排号呢。人多,老师只好也跟医生看病似的加快速度,三五分钟打发一个。有时没听太明白也不好意思再问了。现在好了,手机在手,什么题都不怵。从做题角度讲,学生学习,不就是从不会做到会做的过程吗?原来问题是个瓶颈,如今借助互联网的力量,这个瓶颈总算被打破了。
在使用这些 App 问题时,同学们也摸索出了一些心得:
心得一,捜思路。解题重点是思路,思路有了,分数就有了。北京市八中一位网名叫「瓦松」的同学说,小猿搜题有一点做得特别好,就是一道题,尤其是经典题,会把所有解法都列在下面,看一看特别受启发。比单纯搜个答案,强太多了。
心得二,「问题本」。这个本子,是河南省南阳市南阳三中石建新同学首创的。他说,所谓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