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今天这节已是这门课程的最后一次了。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那就是「何以解忧,唯有提分!」
前面我们说过,提分涉及到智商、家庭、学校、方法乃至运气等多种因素。其中学校、家庭等相对比较固定,运气更是没法说,说来说去,也还就是方法有点潜力可挖。
经过这些年的摸索,我想先用两句话,来说说学习方法这件事:
第一句话是「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必须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学习方法,也不能拿过来就用,怎么也得符合本国、本地、本校、本人的实际情况。
例如,国外的一些学习方法,听着挺洋气上档次的,可也得琢磨一下是不是符合中国国情。说个笑话吧,有一年我们家一个已经在美国生根发芽的亲戚,带着老婆、孩子衣锦还乡。我问他那大至相当于国内初中生的儿子,学习成绩怎么样?那孩子骄傲地告诉我,他刚考了年级第五名。不错嘛!再一细问才知道:他上的那所学校,一个年级只有一个班,他所在的班只有 18 个学生,原来是这么个年级第五名。国内的情况则完全不同,2018 年我去河南出差,他们告诉我,河南省是人口大省,学校人数过万的并不少见。比如河南省周口市郸城一高,高一、高二两个年级,每一年级都是 6000 多人。高三因为有复读生,人更多,有 7000 多人。全校三个年级就有小两万学生。
试问:至多一二百学生的学校和小两万学生的学校,他们所用的学习方法能一样吗?
又如,刷题也不能一拿到习题集,不细看就闷头刷上了。也得看看对本地是否适用。大家知道,高考全国三卷,是供四川、广西、云南、青海、西藏等省、自治区用的。题目难度相对来说容易些。考江苏卷的同学,考上海卷的同学,恐怕就不会优先做这套卷子吧。
再说一件实事。一位高中男生,在学校属于中等生,很委屈地跟我说他看了一本关于《在北大等你》一类的书,看到里面有个学习方法挺好,该方法是主张在学校留的作业之外,每天刷一张卷子。于是这个学生周一至周五,依次刷语、数、英、理、化五科卷子,够用功了,够辛苦了,可成绩仍然不尽人意。我告诉他,你需要先坚决把这一浩大工程停下来。为什么?因为人家是学霸,一天额外刷一张卷子,负担不重,学得轻松,自然能起到提高成绩的作用。可您这儿可好,本来就学得有点儿吃力了,又自我加码。精神固然可佳,但效果一定不好。脱离本人实际了,小马拉大车,还是上坡路,能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