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节 怎样一点一滴地积累中考、高考情报?(第1页)

上次课程,我们讲述了核心情报源,所谓「核心情报源」,也可以理解为相关情报比较集中的地方。那么,是不是说核心情报源以外的地方就没有什么情报呢?或者说有也不值得去搜集呢?

当然不是这样。核心情报源以外,同样有不少颇有价值的情报,值得我们花大力气去搜集。搜集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方法一,非正式渠道法。如果说核心情报源是正式渠道,那么通过与人交谈等方式获取的情报,就是非正式渠道。中国人不常说「小道消息」吗,小道消息也就是一种非正式渠道吧。别小看这个非正式渠道,《科学交流与情报学》一书的作者、前苏联情报学专家米哈依诺夫指出:「据调查,美国科学家通过非正式渠道获得的科学情报,居然占到全部科学情报的 53%。」

既然非正式渠道对于获取情报这么重要,那么我们可以做点什么呢?我个人觉得,至少有两件事情可以去做:

一是多与人交流。人脑,也可视为一个大数据库。比如说老师,脑子里一天到晚在琢磨「今年考什么」「某个板块会怎么出题」一类问题,脑子里装满了中考、高考的情报。不去交谈,太可惜了。在作业帮、猿题库等线上答疑 App 这么方便的今天,我甚至觉得找老师交流的首要目的,就是获悉中、高考情报,而不是问什么题了。

有一位北京师范大学的同学,给我看过他高中时与老师交流时的记录本,涉及多种热门教辅,令我印象很深:——《试题调研》,题少而精,专题分得细,良心书。——天星出的《金考卷》45 套,个人觉得比《天利 38 套》好——《知识清单》内容全面,适合考前看。有些图表用处不大。——《教材帮》知识点讲得极细。——《小题巧练》几乎全是选择题,适合假期预习时刷题用。——《高考必刷题》收的题难,中等及中等以下的同学就算了。好学生买了也是假期做,平时做时间不够。——生物考得细,除了好好看课本,有本《赢在微点》还可以。——《高中万能解题模板》文科几册尤其好,简直可以说是学文科同学的福利书了。——《高考数学你真的掌握了吗》,下分「圆锥曲线」、「函数」等 4 册,题难。适合准备冲击 985、211 大学的同学用。

这位同学在选择教辅书时,是不是可以少走些弯路?因为他已在老师处了解到不少相关情报。真是让人想起老祖宗传下来的那句金句: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有些情报,简直可以说就只存在于特定的人脑之中。比如说,高考报志愿是个大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