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时更新,求订阅~~~~)
李孝忠今年二十一岁,长得不似唐人。说起李孝忠来家世真是坎坷,他的祖父是原大唐安西军的一名小军官,恒罗斯之战中被俘,幸运的是当兵之前做过造纸作坊的徒工,也算是手艺人,因此留住了一条性命,在黑衣大食做苦工,如果历史学家考证起来,他爷爷说不定还是把造纸术传往西方的第一人呢,只可惜恒罗斯之战后没几年安史之乱就爆发了,安西军的统帅高仙芝也死在战争之中,急剧衰落的大唐再也无力西征,李孝忠的爷爷就在被俘二十余年后死去,死时根据他的要求,头向东方。
李孝忠的爷爷在被俘十几年后娶到了一个被大食贵族玩弄后抛弃的女奴隶,一个原昭武九国的女子,得到的命运就是生下的兄弟三人也只能继续做奴隶,李孝忠的父亲是老二,作为陪嫁来到了大马士革,多年的奴隶生涯使得他在行为习惯上和大食人已经没有了什么区别,甚至父亲教过的汉语也记得不多,名字也是近似于9527的终身代号,但是牢牢记住的是自己的故国在东方,家乡在穿过一片大沙漠的地方,靠近一个繁华的大都市。这一切他也教给了李孝忠,李孝忠的母亲也是不知从哪里来的奴隶,当有一天,李孝忠因为在奴隶堆里因为不似大食人的相貌,受到欺负而反击打伤几人后,主人就决定将他卖掉,在市场上,李孝忠心有灵犀地走到了一支路过的东方商队的面前,或许是强壮的身体,或许是近似汉人的面孔打动了老板,于是买下了只会说几个汉语单字的李孝忠。
等李孝忠到达长安的时候,他已经能够用简单的汉语交流了。看到城门口告示的老板就把李孝忠等几人带到内府的时候,李孝忠结结巴巴的说出了“安西军”“高大帅”“纸”“长安”等词语,由于李孝忠属于混血儿,内府的官员不知道该怎么给他定性,恰巧皇帝知道了此事,当即定夺,给他唐朝公民待遇。另外几名奴隶,也照单全收,商队老板因此获得了官府颁发的证书,将自己的身份提了一等上来。
所有奴隶里,李孝忠来处最远,李诵没想到真会有来自如此遥远城市的自己的子民,出于了解西方的目的,就召见了他,见他模样忠厚,就把他留在自己身边。其他几人被询问过后,都分派了去处,都是有手艺的人,不怕没事做。不过李孝忠毕竟年轻,知道的事情不多,而且表述也有问题。当侍卫倒是满合格的,李诵嫌他那个倒霉阿拉伯名字和老板给他起得名字不属于人类,又是安西军后代,在李孝忠也不知道自己姓什么的前提下,赐他姓李,名孝忠。“李”是国姓,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