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文档打不开影响,今晚状态不好,第二更暂更两千字。)
陆贽给人的印象总是文质彬彬的,待人和气有礼,但陆贽是做起事情来却总是出人意料地雷厉风行。头天发文说自己要去申州,第二天中晌的时候,陆贽已经到了唐州。这不禁让本来胸有成竹的李愬也有些措手不及,只得赶紧派出掌书记徐晦和唐州刺史李进诚拿着自己的书信率领一千骑兵赶回唐州去迎接护卫陆贽,同时在官道两边发动乡兵加强巡逻,传递情报,自己还派出散兵马使李祐和李忠义率领亲兵营去迎接陆贽,让严秦回申州做准备。
收到了李愬书信的陆贽果然停下了前进,在唐州过了一夜,还在唐州衙门里捣腾了一套仪仗出来,加上自己带的简单仪仗,凑起来也还是挺像那么回事的。
第三天一早,陆贽就在李进诚率领的一千骑兵的护卫下,摆起简陋的宰相仪仗,向申州进发。到底是冬天了,灰色的天空下,原野显得分外平旷,偶尔刮过的冷风卷起土地上残破的树叶,吹开卷起的宰相仪仗里的旗帜。不过吴少阳却依然看不见旗帜上的“同平章事 陆”的字样。
隐藏在一片绵延数里的树林里的吴少阳在树林边缘看着官道上这一支多达千人的骑兵经过,骑兵胯下的骏马和手中的利器都让他垂涎不已,可是自己所有的兵加起来也不过只有八百多,还分散在三个地方,自己连上袭击官军大营和歼灭百人队俘获的战马也不过才两百多一点,而且这两天又冷又累。如果现在去袭击官军的这支骑兵,吴少阳相信以卵击石和飞蛾扑火这两个成语就是为自己准备的。这支骑兵中间还排开了仪仗,看样子是个有些级别的官员。具体是什么级别吴少阳看不出来,因为淮西即使是吴少诚也没有什么仪仗。如果能捉到这个大官,或许能交换自己的儿子。吴少阳心里忽然冒出了这么一个想法。不过当吴少阳回头努力想看看自己的手下时,立刻打消了这个念头,眼看着这支骑兵走了过去。
即使不知道这支骑兵中间的那位老者是陆贽,吴少阳心里也是很遗憾的,如果自己手下的八百多人全部换成了骑兵,再多的官军也挡不住自己率军回蔡州的路。
想到这里吴少阳不禁捶了一下树干,如果吴元济那三千人没有损失那该多好啊!这样申州就不会丢了。申州不丢,自己或许在节度副大使的位置上指挥全军击退官军的难度就要低许多了。不过吴少阳显然忘记了,如果不是从申州那个孤城里逃出来,他自己是不会发现淮西军的法宝是战术的机动性和灵活性,而不是坚守堡垒挨打的。逃出申州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