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使者和来自渤海的使者出现在淄青的军事会议上,果然使得许多人精神一振,起码看起来是这样。具体的过程就不介绍了,总之在会议结束后形成了以下的方略:
一, 围绕郓州建立核心防御圈,严加戒备,防止李愬雪夜袭蔡州的故事在郓州上演。(这就是名将的威慑力,看来薛平得认命了。)
二, 将北方靠近魏博的兵马和东方靠近大海的州的兵马调到南线,防御官军从徐州、滑州、汴州三个方向的进攻。(由此看来李诵的海上进攻方略还是正确的。可悲的陆地将领们。)
三, 在黄河沿岸留万人防备程权。
四, 在郓州附近预留大量机动骑兵,一方面随时增援各地,一方面准备出击袭扰官军后方。
五, 严格实行人口控制,编练壮丁作为后备,排查朝廷奸细。
六, 尽最大可能囤积粮草以及其他战略物资,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淮西三个州,没有战略纵深,没有邻近的救援,打了四个月,如果不是李愬出奇兵突袭,或许能撑更久的时间。淄青十二州,横跨齐鲁,比邻魏博,联系河北,起码能撑两年以上吧?)
??????
会议结束后,将领们信誓旦旦之后也是匆匆返回驻地。接着淄青节度使下令整顿军备作战的命令就下达到各军州,命令还准许将领们在战争爆发之前尽可能的纵兵劫掠外镇。由于朝廷的檄文下得太过突然,胶东半岛各军州的主官甚至没有得到这次军事会议的通知。李师道打算派王再升去一趟胶东传达会议精神,同时监视采访一下各军州情况,监督编练壮丁和收集粮草。
文官武将散去以后,李师道又和三镇的使者进行了密谈。聂刚表示自己只是受命来谈马的事情,其他的无法代表刘济做任何承诺,只能保证把话带到。王承乾则大谈成德和淄青的传统友好关系,许诺回禀王承宗后给予淄青最大限度的帮助,前面说过,成德和淄青之间隔着魏博,什么许诺都能变成空话。传统友好关系,王家的老节度王武俊最瞧不起的就是李纳了。只有魏博的田氏,答应回去后禀明田季安,助淄青三千兵防备程权。
淄青大将崔承度是淄青宿将,受命守濮阳,防御李光颜。大将夏侯澄受命守考城,防御宣武军。大将王济受命领兵金乡,防御李愬。大将刘悟领兵防守郓州核心防御圈,并兼顾防御程权。以林英为海州刺史,防御淮南。所有出征大小将领官佐的家属全部留在郓州为人质。
只是未等李师道布置完毕,官军已经纷纷进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