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节 闪击西欧:陆战史上最「骚」的操作(第1页)

(一)「我们打败了」

1940 年 5 月 15 日清晨 7:30 分,刚刚上任 5 天的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被从酣睡中唤醒:法国总理保罗·雷诺打来了紧急电话。

丘吉尔拿起他床边的电话听筒,里边传来雷诺沉重的英语:「我们被打败了。」

可能是还没从梦乡中完全清醒过来,或是没有完全理解雷诺的意思,丘吉尔没有立即回答。

「我们被打败了,我们这一仗打输了。」雷诺重复道。

这下丘吉尔听懂了,不过还是将信将疑:「不会败得这样快吧?」

雷诺说:「在色当附近战线被突破了;他们的坦克和装甲车大批地涌了进来。」

丘吉尔尽管不明就里,但马上意识到:必须稳住法国人,不能让他们乱了方寸。于是,他开始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来劝慰雷诺,说德国人的进攻很快就会停止的,他们要停下来等待补给,这时我们就可以反攻……

雷诺打断了丘吉尔,像着了魔一样还是重复那句话:「我们被打败了;我们这一仗打输了。」

用不了多久,丘吉尔就会明白:雷诺这句话是千真万确的。

不过,也难怪丘吉尔难以置信。这一切简直太魔幻了。德国人发动的西线攻势才不过短短 5 天,法国人就已经自认失败了,这可是法国!他们的陆军在路易十四时代就名满欧洲,在拿破仑时代更是天下无敌,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一直被看作欧洲最强大的陆军,就这么完蛋了?德国人从哪儿像变戏法一样变出来那么多「坦克和装甲车」?他们是怎么冲进来的?……

(二)从「黄色方案」到「镰刀收割」计划

有人说,近代欧洲的历史,就是法德两国「打冤家」的历史,这个概括是很准确的。

还有人算过一笔账:从公元 9 世纪开始到 20 世纪,法、德两国平均 50 年要打一仗,大仗小仗加起来打了 70 多次。今天你杀过来,明天我杀过去,两国成了横眉冷对剑拔弩张的冤家对头。在最近的一次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法国不仅成为胜利者,还在战后通过《凡尔赛和约》把德国变成了一个三等国,力图永远把它踩在脚下。这口恶气,希特勒怎么能不出?

不过,希特勒没想立刻对法国动手。1939 年 9 月 1 日,德军突袭波兰。他原以为英法两国会像对捷克斯洛伐克那样作壁上观,大不了口头抗议,没想到英法竟然动了真格的:9 月 3 日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