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节 中途岛海战:日本是如何痛失好局的?(第1页)

(一) 东京上空 30 秒

1942 年 4 月 18 日,星期六。日本首都东京一派祥和气氛,人们像往常一样忙忙碌碌,根本看不出他们的国家正在和一个强大的对手进行一场命运攸关的战争。中午 12:20,天空中出现了几架庞大的飞机。地面上的人们丝毫不以为意,他们纷纷向飞机招手欢呼:在这个时间这个地点出现的飞机,当然是自己人啦!

万万没有料到,一颗颗 500 磅的炸弹从这些飞机的机舱中冒出来,直向地面坠去,随即传来的就是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日本人都惊呆了!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是防空演习吗?可为什么要用真的炸弹?

这当然不是什么演习,而是千真万确的空袭,尽管在东京上空只持续了 30 秒,但造成的后果堪称「蝴蝶效应」。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突然陷入一种非常尴尬的境地。一方面,他们被日本卑鄙的不宣而战和偷袭珍珠港所造成的惨重伤亡而彻底激怒,而另一方面,他们却暂时拿日本没有办法,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在太平洋为所欲为。这个时候,美国庞大的战争机器还没有开动起来,而且其战略重点放在欧洲,在亚太地区能做的事情实在有限。

但是有一个人不想等待。他知道,持续的失败只会让美国公众士气低落,那将招致更惨重的失败。美国现在需要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让民心士气振作起来,美国必须「Do something」!

这个人就是美国总统罗斯福。就在珍珠港事件发生仅仅两周之后,他把他的顾问们召集到白宫椭圆形书房下达命令:必须找出办法,以空袭的形式,给日本本土带去真正意义上的战争。

稍有常识的人都会认为:这简直是天方夜谭,根本不可能完成!然而,在美国海军总司令欧内斯特·金和陆军航空队司令阿诺德等人的部署下,经过各方人员的艰苦努力,终于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1942 年 4 月 2 日,美国航空母舰「大黄蜂」号满载 16 架陆军 B-25 远程轰炸机,从旧金山启航,在中途岛附近海面和另一艘航空母舰「企业」号会合后,继续向西行驶。按照计划,这些由美国王牌飞行员詹姆斯·杜立德中校率领的轰炸机将在离日本海岸 500 海里处起飞,完成对日本本土轰炸之后,他们将直接飞往中国降落。

然而,舰队行进到离岸 700 海里处,被日本武装渔船发现。杜立德当机立断,冒着增加近 150 海里航程可能导致燃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