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沙漠之狐」登场
1942 年 1 月 27 日,英国首相丘吉尔又一次站在了英国下院中,他面对的是一批形形色色、机敏刁钻的政客。自从丘吉尔临危受命组建战时内阁以来,在下院接受他们的质询变成了家常便饭,尤其是战局不利的时候,更要硬着头皮面对他们,至少要给他们一个过得去的解释。
现在,这样的时刻又来到了:英国人刚刚在北非吃了一次败仗,又在马来亚被日本人打得踉踉跄跄。英国国内对政府的怀疑、不满甚至愤怒的情绪不断膨胀。丘吉尔知道,这个时候不能当缩头乌龟,必须直面危机,才能渡过难关。于是他来到了下院。
丘吉尔的演说坦率而又精明。他承认战事不利,而在解释原因的时候,他用这样的语言形容英军的对手:「我们遇到了一个非常勇敢善战的对手,而且如果我可以撇开战争造成的破坏来说,他是一位伟大的将领。」
在丘吉尔战后撰写的回忆录中,对这位将领更是不吝赞美之词:(他)在非洲战役中自始至终表现出是运用机动部队的能手,特别擅长于在一次战役之后迅速整编,争取新的胜利。他是一位卓越的军事赌博家,善于掌握供应问题,而且藐视种种阻碍。
据说,来自对手的褒扬含金量是最高的。不过也不尽然,特别是为了说明「不是我军无能,实在是敌人太狡猾」,通过抬高敌人为自己的失败辩解的时候,更不能太当真。不过,丘吉尔的这位对手,还是配得上他的褒扬的。
这位将领,就是时任德国非洲装甲集团军司令的埃尔温·隆美尔。
隆美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处女作是在闪击法国的战役中充当德军的矛头。他指挥的第 7 装甲师行动敏捷飘忽,攻无不克,人称「鬼师」,他的将才得到希特勒的高度认可。不过,1891 年出生的他毕竟年轻,在军队中资历也浅。法国战役之后,希特勒一口气晋升了 12 位元帅,隆美尔才是个少将,在德军里这种军衔的将领一抓一大把。
隆美尔的人生转折发生在 1941 年 2 月。正在家中休假的他先后被陆军总司令勃劳希契和希特勒召见,被任命为即将成立的德国非洲军的军长。在炎热的北非沙漠中,他真正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将,也获得了他一生中最响亮的名头:沙漠之狐。
希特勒的战略观念有很落伍的一面。他的眼光死盯着欧洲大陆不放,拒绝考虑其他替代方案。在不列颠之战未能征服英国之后,他随即将战略重点转向欧洲大陆的另一端,准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