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终战」
1945 年 8 月 15 日中午,几乎所有的日本国民都聚集在收音机前。很多在户外的人冒着当空的烈日,默默地排队站好。正午十二点,收音机里传来了日本最有名的播音员和田信贤的声音:「从现在开始,播放重要广播。请全国听众起立。」
除了那些实在无法起立的人,全体日本人都纷纷站了起来。接着,又传来了情报局总裁下村宏的声音:「诚惶诚恐天皇陛下将向全体国民宣读诏书。接下来谨播玉音。」
在奏过国歌《君之代》后,稍停片刻,一个很少有人听见过的声音在收音机中响起:「朕深鉴于世界大势及帝国之现状,欲采取非常之措施,收拾时局,兹告尔等忠良臣民……」
这时,整个日本上空只有这一个声音。举国上下全神聆听。由于天皇使用的是皇室语言,加上收音机信号不佳,很多人听不懂他究竟在说什么。
但是大家心里都明白:在这个时刻,日本的「现人神」破天荒对公众讲话,只能是为了那一件事。很多人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或抽泣,或痛哭。
然而,在羞辱与悲痛之余,恐怕大多数人内心都有一种无法言表的解脱感。他们知道,这场持续多年给他们带来巨大痛苦和折磨的战争,终于要结束了。
(二)轰炸
时间进入 1945 年,日本帝国离它的末日已经越来越近了。3 月,美军攻克硫磺岛,日本「绝对国防圈」因而支离破碎。
尽管美军在硫磺岛伤亡颇大,但从此获得了对日本本土进行大规模空袭的重要中转站,这个代价还是值得的。
自 1944 年夏季,美军就已经开始对日本本土进行空袭。这种空袭的重要目的在于摧毁日本的工业生产能力,打击其抵抗意志,就像早先盟军对德国的空袭一样。
但是,日本和德国是不一样的。他们的国民比德国人更善于服从和忍耐,而他们工业的三分之二都分散在不到 30 人的小工厂甚至家庭作坊里,可别小瞧了这些「影子工厂」,它们往往一天 24 小时不间断地在生产轻工业品,如果能毁掉这些工厂,就使得很多初级加工的战争物资无法输送到大规模装配工厂中,日本的产业链就断了。可是它们太分散,根本无法做到集中精确轰炸。
随着美军离日本本土越来越近,日本的抵抗越来越疯狂,美军的伤亡越来越大。一个小小的硫磺岛,美军原计划 5 天拿下,结果整整打了 36 天的硬仗,伤亡达到 3 万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