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好听的音乐?
其实听音乐再简单不过,
当下心境,喜欢即可。
本节涉及曲目:
1、法国作曲家弗雷的作品《帕凡舞曲》,因其优雅庄重的舞步也称为《孔雀舞》。
2、弗雷的学生拉威尔作品《悼念公主的帕凡舞曲》,全曲 72 小节里出现了三次的主题,每一次的表达都不同。
关于:拉威尔的「公主的舞曲」,是他学生时代的作品,灵感来自卢浮宫里的一幅公主的肖像。也许只是从那幅作品边经过,不经意间地瞥见,就触动了心弦。对于 20 多岁的年轻人,「爱」简直是太容易了,好像刹那间就可以坠入爱河。所以音乐主题进入的也像是一次邂逅,没有那么多预备。只是一眼之后的在头脑中的音乐印象,这也是为什么人们习惯把他理解为是印象派音乐中的人物原因。
有人问起?什么是好听的音乐?其实听音乐再简单不过,门槛是很低的,当下心境,喜欢即可。
但很多时候一个作品不仅仅给我们瞬间的喜悦,他还会像美酒,有回甘,有余味。我们现在听到的便是这种类型,这是法国作曲家弗雷的作品《帕凡舞曲》。大家可以很清晰地听到的是有三件乐器在演奏钢琴三重奏,小提琴和大提琴轮流在演奏主题,钢琴点状颗粒性的伴奏,很有舞蹈步伐感,就是因为优雅庄重的舞步,也称为孔雀舞。
在三重奏里,大提琴因为是低音乐器,有时候还以 PIZZ 方式支持小提琴的独奏,多数情况下是他们彼此之间的交流。而钢琴在面对两个旋律乐器的前提下,常常是以绿叶的方式衬托弦乐器的演奏。这样情况下,在听觉上才够清晰。在接下来的篇幅里,我们一边说说三重奏,一边聊聊孔雀舞。
在今天的音乐分享中,我们就介绍上一两种同一个旋律,不同配器下的演绎,这就好像被翻拍的电影,不同的音乐家,通过音乐上的调色,绘制有完全不同的心境。
作曲家选择不同乐器就像画师选择不同颜色的画笔。是冷是暖、是明是暗,是用什么符合情绪特点的乐器去表达,既是一件容易事,也没有那么简单。
刚才是 3 重奏,角色分配相对容易。作为欧洲宫廷舞蹈,它是一个由双人舞组成的队列。从音乐上听,先是一个固定的伴奏型出现,做伴奏,钢琴是比较拿手的。因为是十个手指做任何跨度的伴奏都很轻松。
第一小节,先确定了速度、节奏,情绪基调。这三个内容作曲家都给出了答案:速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