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 节 讲解:属于肖邦的快乐,「小猫小狗」圆舞曲(第1页)

聆听指南:

圆舞曲中的「自转」与「公转」

肖邦是如何将小动物入曲的?

ABA 曲式结构与前奏、尾奏的结合。

涉及曲目:小狗圆舞曲(?D 大调圆舞曲)/小猫圆舞曲(F 大调华丽圆舞曲)

有人说这是肖邦送给女友乔治桑的作品。即便我们开始不知道肖邦在描写什么,但是听上几小节,也能大概猜出一二,旋律飞快地进行,不停地来回打转,演奏者的手指像装上了弹簧一般。我们仿佛可以看到一名愉快的乐手,他的指尖在琴键上快速平行地滑动,不给音符一点喘息。

也可能是乐谱出版商的注意,这支小曲也叫小狗圆舞曲,是不是名字一出,再想像就更容易了。用音乐描写生活中的景致早已有之,我们姑且不论用小狗圆舞曲作为题目是不是肖邦的主意。但加上个名字到还真的为欣赏添了一份童趣。


有记载称乔治桑养了一只小狗,平日里这只小狗很喜欢追逐着自己的尾巴转来转去,她便恳请肖邦附上一曲,记录下这个小家伙活泼可爱的样子,大家听像不像?由于这首圆舞曲不长,也就 1 分左右,所以大家也称它为 1 分钟圆舞曲 Op.64,No.1,「Minute」。或许可能有人会问:如果有小狗圆舞曲,会不会也有小猫的份啊,不瞒您说,还真有!接下来我们就借着大家最喜欢的「小猫小狗」来聊聊肖邦的圆舞曲作品。

在讲解之前,先来说一说刚才咱们提到的一个词「圆舞曲」我们平常听到的「华尔兹」的译义就是「圆舞」通常有 3 拍。无论是流行民间的,还是 18 世纪前后宫廷里面的小步舞曲都是如此。3/4 拍的节奏,重拍会落在第一拍上,如果是双人的话,往往领舞的会带着舞伴旋转,同时还要沿着一个特定的环形路线走位。就好像自转同时也围绕着一个中心公转。

我相信或许肖邦没有想那么多,但是优美的事物一定有着特别的规律,在曲式设计上,小狗圆舞曲是一个 ABA 结构。这是一个最常见的三段体:A 段经过 B 段之后又回到了原来的位置 A,形成所谓的公转过程,那自转呢,简直太明显了,首先是旋律线条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