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5 节 弓与弦的恰到好处,来自《引子与回旋随想曲》(第1页)

「弓与弦」的恰到好处

作品:《引子与回旋随想曲》

作曲:圣桑

讲解:嘉天

有的音乐尽管从来没有听过,但旋律一出,你就有一种莫名的熟悉感。不用多说,那一定是好作品,至少对于你来讲。有时候与其说,我们在寻找那些能入耳的音乐,不如说,那些好作品也在辛辛苦苦地等待着我们,等着我们有一天与它的气质相投了,便通过一种机缘自动浮现在我们面前。

在浩瀚的古典音乐曲目中,总有一些人或者作品是我们无法绕开的。比如说提到交响曲,我们马上会想到贝多芬的「命运」;说到钢琴作品,肖邦、李斯特简直就是代名词;前一段时间讲「芭蕾舞」,不用说,首当其冲的就是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胡桃夹子》等等。之所以如此,最主要的原因之一,也是大家都认可的原因,便是「好听」。

今天我们谈论的,就是类似这样的一部,关于小提琴的作品。可以说这是在古典音乐领域里,最流行的名曲之一。

在古典音乐领域里,圣桑的《引子与回旋随想曲》是最流行的名曲之一。对于每一位小提琴家来讲都是挑战,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它的难度不仅仅在技巧,还要有细腻的表现力,也就是内涵与演奏技术并重。这也是古今小提琴家,都喜欢演奏的原因。值得一提的是《引子与回旋随想曲》是题献给流芳古今的小提琴演奏家萨拉萨蒂的。

萨拉萨蒂可是迄今为止,小提琴届一位珠峰级别的人物。既然是送给最伟大的一位小提琴演奏家,那作曲家的作品想必一定不俗。首演当天,由圣桑亲自指挥,萨拉萨蒂本人演奏。

好了背景介绍完了,咱们先从题目说起《引子与回旋随想曲》,这里有着 3 个不同概念的音乐词汇:引子、回旋以及随想曲。

引子:

1、概念

这个比较好理解,如果是文章的话,指的是正文之前的接引,但这里的「引子」不是简单的一两句前奏,它更完整一些。

2、情绪

小提琴这种丝弦类乐器,最大特点就是感情「入心」,尤其表达伤感段落更是如此。第一句就是下行的叹息调,凄美、哀伤,如歌如诉的情绪。

人类的情感从来没有单一化的,往往苦中有乐,喜中有悲。要是细细体会,在一个乐句中我们可以听出很多情绪。比如,下行的伤感与苦难之后,好像是要描写一种消极的情绪,但笔锋一转,一个上扬,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