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节 《小游击队员》:随机应变、处事周全,才能克服难关(第1页)

在红军长征和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有一种非常特殊的「非正规部队」,它的主要任务是,在农村、城郊和铁路沿线,发动和组织人民群众,配合主力部队作战,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摧毁敌军的交通运输、通信、侦察、指挥、补给系统和各种基地,消耗敌军的兵力。

这种非正规的部队,被称为「游击队」。在红军长征和抗日战争的过程中,游击队都曾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突出贡献。

1935 年前后,就有这么一个叫做樟伢子的小孩,他年纪很小,只有十二三岁,但是他的理想却是做一名游击队员。

在当时特殊的环境下,樟伢子以自己的聪明和勇敢,两次解救了红军侦察兵的班长,最后打败了敌人,成功当上了一名小游击队员。

那么,樟伢子身上都有着哪些故事呢?他是如何当上游击队员的?在和敌人抗争的过程中,樟伢子又是如何随机应变,帮助游击队打败敌人的呢?

别着急,下面就让老师带领大家,通过《小游击队员》这本书,一起去了解小游击队员樟伢子的传奇经历。

在开始讲今天的故事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小游击队员》这本书的作者——王愿坚先生。

王愿坚先生是从革命年代成长起来的老一代作家,他从 1944 年开始,就到抗日根据地参加革命工作,1945 年他加入了八路军,之后由于长期在军中做新闻媒体方面的工作,接触了大量前线的英雄故事,于是他就开始文学创作,根据现实故事,创作了大量的小说作品。

《小游击队员》就是王愿坚先生最著名的小说作品之一,曾经被收录进「百部红色经典」系列丛书,成为了几代人小时候的床头读物。

在这部小说中,王愿坚先生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勇敢且聪明的小游击队员。主人公樟伢子的岁数虽然不大,但是却拥有大智慧,他不仅救了游击队队长,还把敌人耍得团团转。在战争年代,樟伢子这样的小朋友,可以说是当时无数聪明勇敢的小英雄的一个缩影。

接下来,我将分为三个部分,为你解读这本书的精华内容,带你了解这本《小游击队》的精彩故事。

第一部分:主人公樟伢子,为什么要铁了心地去找红军?

第二部分:樟伢子是如何从敌人手上,把游击队班长给救下来的?

第三部分:面对危险时,樟伢子是如何完成班长交待的任务的?

一、主人公樟伢子,为什么要铁了心地去找红军?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