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有钱,就是成功者吗?
有这样一个人,他是民国时叱咤上海滩 30 年的帮派头子,靠制毒贩毒、开设赌场、贩卖人口、逼良为娼、操控金融与市场,搭建起其庞大的商业帝国。
一个鸦片帝国的幕后黑手,民国军政的白手套,双手沾满革命者和百姓鲜血的流氓,却被人捧成了人生导师、诗人、心理专家和爱情大师;被歌颂为行侠仗义,扶危济贫的大英雄、真豪杰,慈善家。
无数破绽百出的「名言」、「语录」、文章、短视频,给他「洗白」,号召人们跟着他学做人,学为人处世之道。
把他投机钻营 、玩弄权术的本领,歪曲成足智多谋,隐忍薄发,坚韧不屈的优秀品质。
拨开假象的蒙蔽,从史实里,看清一个人如何在风云变幻的民国时期,从一个削水果倒夜壶的小瘪三,变成「大佬」的真相。

杜镛,别号月笙
1931 年 6 月 9 日
这一天是个黄道吉日,也是「上海滩皇帝」、青帮头子杜月笙一生中最辉煌的日子。
上午 9 点整,上海外滩海关大楼的大自鸣钟发出了 9 下沉闷声,顿时,大楼大门两旁的 24 响礼炮轰轰打响,震彻云霄。
上海滩开埠 88 年来的最热闹的「盛事」—杜月笙家的「杜氏祠堂」开祠盛典,开始了。
此次开祠盛典,其声势之浩大,可谓沪上空前绝后。
杜月笙豪斥 50 万大洋,在老家高桥建造了家祠、藏书楼和学塾,完成了家族中的一件大事。
此刻的他,做的就是无数「小瘪三」梦寐以求之事:功成名就,光宗耀祖。

民国时期的外滩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