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 节 《活死人之夜》:封闭空间成集中呈现人性弱点的经典试炼场(第1页)

丧尸近年来一直是商业电影热衷拍摄的题材。2016 年韩国丧尸片《釜山行》引起影迷诸多讨论,影片呈现了丰富细腻的情感和关于人性的道德反思;2017 年初《生化危机:终章》(Resident Evil: The Final Chapter)上映,爱丽丝的扮演者米拉·乔沃维奇(Milla Jovovich)眼角的皱纹已无法遮掩,电影商业上最为成功的「丧尸时代」就此画上一个短暂的休止符。但人们对于这类题材的热爱并没有减弱。

作为恐怖电影的一个分支,丧尸片从未间断地出现在观众面前,同时成为 B 级片导演和剥削电影(Exploitation film)导演大展拳脚的影片类型。这些在街道上漫游屠杀,在黑暗角落中突然冒出让你猝不及防的行尸走肉,构成了邪典电影中极为重要的定型化形象,在人们的恐惧中穿梭和撕咬。

在这里使用「丧尸片」而非「僵尸片」,是为了跟上世纪 80-90 年代香港地区掀起的,以《僵尸先生》系列和《僵尸家族》系列为代表的「僵尸功夫片」、「僵尸喜剧片」热潮进行区隔。「丧尸」是西方话语中对活死人怪物的称呼,而「僵尸」在中国观众印象中是那些双臂抬平、身着清代服装、蹦跳走路的尸变产物(虽英语中同为 zombie)。

影人说剧情

遭遇丧尸袭击的芭芭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