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天高云淡,碧空如洗,再加上不时吹拂而至的徐徐微风,无不预示着这将是难得的一个好天气。
飞马堡内重新扩建而成的广场之中,高台之下,李唐的李建成,独孤盛;吐谷浑的伏骞;刘武周的头号大将宋金刚;窦夏的诸葛德威;川帮的范卓,范采琪;梁军的萧环;迦楼罗军的孙化成;大江联的现任帮主郑淑明,‘河南狂士’郑石如;还有昨晚赶至牧场的,与秀珣先母青雅乃是宿识的“黄山夷民”欧阳希夷等等一众重要贺客井然有序的安坐于各自的坐位之上。
还好,扩建后的广场,一排排罗列的太师椅,足够容下前来牧场道贺的各方宾客。至于其他没有任务在身的牧场中人,则里三层,外三层的站立于外围——看热闹!
“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乃是古代人生四大喜事,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而神圣而又盛大的婚礼,对于夫妻双方来说,则是见证彼此相濡以沫,白头偕老一生的开始。
但对于自己来说,夫妻双方心心相印才是最为至关重要的,举办盛大的婚礼,更多是做给他人看的,仅是一种必不可少,也不敢缺少的形式而已。
这,应该算是现代人与古代人的认知差异吧,或者说,是阅尽世事变迁,熟识人生百态,只注重实质的自己与其他人之间的差异之处吧!
此时,参加婚礼的诸位贺客无不聚精会神于高台之上,准确的说,是目光无不聚焦于身着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雪白婚纱,排成一排,即将成为新娘的李秀宁,商秀珣,红拂,素素,云玉真,单琬晶,沈落雁,独孤凤与婠婠九女身上。
说起来好笑,在做工精致,高贵美丽的雪白婚纱与传统的大红吉服之间,诸女可是左右为难了良久才毅然下定决心打破传统,选择了前者的。
如此标新立异,打破常规的结果,自然是在新娘们一出场就引发了巨大的轰动,台下交头接耳之声更是不绝于耳......幸好,虽私下鄙薄,唾弃,顿足捶胸者有之,但敢公然站出来置疑,指责的还~没有一个!
婚礼的固定程序已进行过多项,现担任婚礼主持人的三执事吴兆如正声贯全场的扬声道:
“下面,有请玉成此次良缘的大媒——名满天下,学贯古今的王通王老先生入座!”
“咔!”
台下大哗!
有几人能够想到,以王通在文人士子中的崇高身份与地位,竟会被请来担当媒人!?
就是王通的多年老友,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