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节 《华杉讲透<孟子>》:不懂文言文也能读懂亚圣孟子(第1页)

今天为你解读的书叫做《华杉讲透<孟子>》。这本书的中文版本大约 50 万字,我会用 20 分钟左右的时间。为你讲解书中的精髓:华杉以通俗有趣的解读方式,深入浅出讲解孟子思想,不懂文言文,也能彻底读懂《孟子》。

《孟子》是众所熟知的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主要记录孟轲言行的著作,是「四书」之一。但是大家总是觉得古文经典太过艰深难懂,听过的人很多,真正读过的人不多。

孟子其人,姬姓,孟氏名轲。战国时期邹城人。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杰出的一位代表人物。孔子是大成至圣,孟子则被后世尊称为「亚圣」,与孔子一起并称「孔孟」。

《孟子》是记录孟子游说诸候国君、对弟子言传身教和其它思想家辩论言论等内容组成的语录体著作,由孟子及其弟子一起编写完成。内容上反映孟子对儒家学说的继承和发展,表现了孟子思想和理论。孟子根据战国时期列国相互攻伐混乱的兴亡的规律,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将孔子的德治思想继承并发展为仁政学说。孟子提出四端论:「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善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四端就是良知,明代心学大成者王阳明致良知来源于孟子,孟子被认为是心学的宗师。

《孟子》是先秦时代具有文化特色的散文文集。孟子用平实明快的语言,精彩绝伦的论辩,体现孟子鲜明的人物个性和浩然正气。文风对后世唐宋八大家的中韩愈、柳宗元和苏轼都产生深远的影响。

自南宋朱熹将《孟子》、《论语》、《大学》和《中庸》一起合称「四书」做为科举考试内容以来,延续到元、明、清三个朝代统冶者都将四书指定为科举考试必考教材,是古代文人学子必须熟读的书籍。在现代《孟子》是中国人必读国学经典书籍之一。

本书的作者华杉,上海华与华营销咨询公司董事长,著名财经及史哲作家。代表作品有:《华杉讲透<孙子兵法>》、《华杉讲透<论语>》等。自幼熟读经史,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更是了熟于心。本书的内容华杉融合了朱熹、张居正、王阳明、焦循四位先贤对《孟子》的解读,忠实记录和整理他们思想,以传承孟子「正宗」思想为已任,简明易懂的现代语言讲透《孟子》的原意,带你了解儒学圣哲的思想。没有古文基础的普通读者,也能轻松读懂《孟子》。

《孟子》分为七篇: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每一篇分为上下两章,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