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为你解读的是《老子的智慧》,这本书的中文版大约二十五万字,我会用 12 分钟时间,为你讲解书中精髓:以庄解老,看老子如何用他的智慧享受逍遥自如的人生。
每个人的天性之中必然有不愿受束缚的东西存在。它藏在亲近山水,渴望自由的心思里,躲在追求浪漫,创造新事物的念头中,让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生活在孔子礼教下的我们,对老庄的道家逍遥思想有一种天然的向往之情。
作者林语堂正是致力于研究孔孟老庄哲学的知名学者,第一位以英文书写扬名的海外的中国作家。林语堂早年留学美国、德国,获哈佛大学文学硕士,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回国后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任教。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国际笔会副会长等职,更是于 1940 年和 1950 年先后两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林语堂在这本书中以庄子解读老子,为我们详细介绍了老子的道家学说,希望我们能够通过品味老庄的逍遥淡定,过好自己的智慧人生。
介绍完这本书的基本情况和作者概况,那么下面我就为你来详细讲述书中内容:
第一个问题是,老子口中的道是什么?
第二个问题是,老子为什么推崇无为而治?
第三个问题是,当世间灰尘遍布,我们要如何守住本心?
1
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重点内容:老子口中的道是什么?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这是一句几乎所有对道家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的话。可以说出来的道,便不是经常不变的道;可以叫得出来的名,也不是经常不变的名。也就是说,真正的道,是没有名字,不能用言语描述,也不能谈论的。
道究竟是什么,为什么老子说它不能用语言描述?
在天地存在之前,有一个东西就已经存在了。它没有形体,没有声音,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没有生死也没有变化。但世间一切的事物,无论是争逐循环的日月还是飞溅的尘埃都依靠它运转,它可以说是万物的母亲。如果非要给这样的东西取一个名字,那也只能叫作「大道」。
世间一切事物的价值都是主观的,道也是如此,当你试图描述它的时候,就会无可避免的加入自己的主观思想,这样的「道」只是你的道,而不是真正的「大道」。
道可以说是开始和终结,但它并不是开始和终结本身。天地变化莫测,然而这变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