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为你解读的是《美的历程》,这本书中文版大约 16 万字,我会用 22 分钟时间,为你讲解书中精髓:从古至今的艺术作品,不仅美在视觉上的惊艳,也美在历史中的意义。
美是什么?好像一时间谁都说不清楚,毕竟「美」这件事很主观,每个人心中「美」的标准都不一样。纵观古今中外,对「美」的解释也是多样的。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说美是理念;古代先哲亚里士多德认为美是一种善;著名小说家托尔斯泰却说假如认为美就是善,那是多么离奇的幻想啊!
而中国的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写道:美是关乎心灵的事情,不可复制,几近于偶尔雪上留痕,一线佛里梵音。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美是独一无二、由里及外的,它需要用时间去慢慢品味,如果你愿意花时间去研究它,它随时都可以变得博大,让你觉得深刻。
今天要说的这本《美的历程》是中国美学的经典之作。书中通过对远古图腾、青铜饕餮、先秦理性精神直至明清文艺思潮的文化氛围,对中国古典文艺进行了鸟瞰式的展示,揭示了各种社会因素对于审美和艺术的作用和影响,把中国人古往今来对美的感觉玲珑剔透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美的历程》在 1981 年一经出版立即成了畅销书。大学生几乎人手一本,当时的销量保守估计在上百万册。同时,美学也成了学生最向往的专业。80 年代初的北京大学,在各专业的研究生招生与公共选修课中,美学专业总是名列前茅,可见《美的历程》在当时影响巨大。如今,《美的历程》多次再版重印,已有英文、德文、韩文等多种译本问世。
本书作者李泽厚是当代著名哲学家、美学家和思想学家,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在 1980 年代,李泽厚是很多中国年轻人的偶像,被尊称为「青年导师」。在 2010 年出版的以权威和标准严格著称的《诺顿理论和批评选集》中,李泽厚的著作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等大哲学家的代表作一起入选,他是进入这套一直由西方理论家统治的文论选的第一位中国学者。
介绍完这本书的基本情况和作者概况,那么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为你阐述本书内容:
第一、理解了图腾画作背后的历史,就可以知道艺术之美的产生原因;
第二、我们曾以为诗歌风格的转变是私人化的,其实它是随着大环境之变而变的;
第三、中式建筑从对称之美变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