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为您解读的是《傅雷家书》,这本书大约有 18 万字,我会用 27 分钟左右的时间为您讲解书中的精髓: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看待这本被尊为「教育典范」的家书合集?
傅雷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文学翻译家和文学评论家。《傅雷家书》是 1954 年至 1966 年间,傅雷夫妇与国外留学的儿子傅聪进行通信的合集。该书出版以后,傅雷夫妇一度成为了中国父母的典范。
然而这本书的广泛传播以后,又有人站出来挑战这本书被尊为教育典范的书籍,认为傅雷夫妇的种种教育理念是中国式天才悲剧的源头。那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看待这本书?这本书里讲到了哪些值得我们深思可借鉴的教育理念,傅雷夫妇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了两个孩子——傅聪和傅敏。一个成为了著名的钢琴大师,另一个成为了英语特级教师。
在许多的中国父母看来,这无疑是教育成功的结果。不可否认,这本书里蕴含着的教育思想,先做人后成家,超脱小我,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等。放在现在,依然是具有可借鉴性的。除了教育思想这本书中,还夹杂着傅雷先生毕生的经验和感悟,包括对艺术和人生的看法,以及对情感和处世的看法。
家书中傅雷夫妇的谆谆教诲,字里行间透露出殷切期望和真挚感情,无不让人动容。然而,傅雷夫妇的教育态度也被很多人诟病。能够在《傅雷家书》中看到中国传统的封建孝道遗留下来的愚孝和盲孝,为人父母、为人子女,我们应该学会什么?我们应该避免什么?相信读完这本书,您会有一个新的答案。
本书的作者傅雷,我国著名的文学翻译家。20 世纪 60 年代异变了法国重要作家伏尔泰、巴尔扎克、罗曼罗兰的重要作品,形成了傅雷体华文语言。译文以传神为特色,更兼行文流畅,用字丰富,工于色彩变化。他的遗著《世界美术名作 20 讲》、《傅雷家书》深受读者的喜爱。同时傅雷先生为人坦荡,禀性刚毅。文革之初受到迫害,1966 年与夫人朱梅馥双双愤而弃世,悲壮的完结了他们的一生。
介绍完这本书的基本情况和作者概况之后。那么下面我就来为您详细讲述书中的内容:
第一个重点是艺术家应该如何艺术的尊严;
第二个重点是朴素的人生观是什么样的;
第三个重点是《傅雷家书》对当今亲子关系的启示。
1
我们首先来看第一个重点内容,艺术家应该如何艺术的尊严。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