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5 节 《茶经》:揭秘唐代精致的制茶工艺,带你领略中国古代茶文化(第1页)

今天为你解读的书叫做《茶经》。这本书大约 30 万字,我会用 21 分钟的时间,为你讲解书中精髓:一杯好茶是如何诞生的?

中国人喝茶,已经有四千年的历史了,人们常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从北京各种类型的茶馆,到广州随处可见的早茶店,再到每个城市形态各异的茶叶城,喝茶已经融入我们的生活,变成了一种文化。茶文化起源于汉朝,盛行于唐朝,几千年来,专业学者对茶文化的研究,一直没有间断过。古代的文人雅士喝茶,重在修身养性,清淡滋味。现代的人喝茶,更多的,则是一种乐趣和消遣。茶文化的与时俱进和经久不衰,不仅源于中国人对茶的热爱,也代表了一种精神文化的历史传承。

《茶经》这本书详细又全面地描述了,唐代以及唐代之前的茶叶历史、产地,还有关于茶的种植、采摘、煎煮、品鉴和功效等。书里对茶的理性探索,对品茶审美的精致要求,以及对茶的敬畏之心,都让后代的喝茶人受益匪浅。《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茶文化的著作,被称为中国古代的茶叶百科全书。

本书的作者陆羽,是唐朝的诗人和茶学专家,被后世誉为「茶仙」、「茶圣」,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陆羽从小被父母抛弃,后来在机缘巧合下,被龙盖寺的主持智积禅师收养。他虽然在庙里长大,却并不喜欢诵经念佛,而是喜欢读诗和文学,一心想着要下山去求学。智积禅师为了磨炼他,让他去学习煮茶。陆羽学会煮茶之后,就下定决心要写一本《茶经》。为了这本书,他在外游历了十几年,走遍了唐朝 32 个州,用了五年的时间写成初稿,又用了五年的时间去修改和补充,最后成书的时候他已经 47 岁了。美国著名学者威廉·乌克斯在他的作品《茶叶全书》里这样说:「无人可以否认陆羽之崇高地位。」《茶经》的问世,是世界的财富,可以说,陆羽开启了一个茶的时代。正是因为他,茶文化开始广泛传播,也正是因为有《茶经》的存在,才证明了中国是茶的发源地。

介绍完这本书的基本情况和作者概况,那么下面我就来为你详细讲述书中内容:

第一个重点是:茶叶的制作和发展;

第二个重点是:唐代煮茶和品茶有什么讲究?

第三个重点是:中国四大名茶有哪些有趣的典故?

1

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重点内容:茶叶的制作和发展。

茶树是生长在南方的一种植物,喜欢光照和雨水。南方的山区海拔越高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