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 节 《中国道教发展史略》:中国人本土宗教思想的来源(第1页)

今天为你解读的是《中国道教发展史略》,这本书的中文版大约为 10 万字,我会用 21 分钟时间,为你讲解书中的精髓:道教,这一中国的传统宗教思想,是如何一步步发展过来的。

如果纵观世界历史我们会发现,人类的历史,大多都是从观察自然,认识宇宙事物开始的。那些对生活中日常事物的崇拜,构筑起了人类精神文明的基础,进而衍生出了烟波浩渺的人文哲学思想。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到尼罗河河岸,这几乎成为了人类发展的准则。惟有中国文化,另当别论。

从现存的历史资料来看,中华民族,在上古时期就已产生了科学、哲学与宗教相互结合的文明。泱泱华夏上下五千年,空间跨度达 10,000 公里,然而到了 21 世纪,到了现在的科学时代,我们依然能够仰仗于上古时代以来的文化结晶。无论是天文、数学、化学,还是物理,均是中华民族发明最早,历史最悠久。可惜的是,这些科学文化一经产生,便和宗教、政治扯在一起,纠缠不清。而中国的几千年文化,都是在这样的影响下,不断地发展生息的。道教文化,便是其中最古老,也是最重要的文化之一。了解这种文化,我们便能了解中华民族不同于其他文化文明的原因所在。

《中国道教发展史略》是南怀瑾先生的一部著作。南怀瑾先生是在海内外都享有盛誉的学者,自小就接受了传统的私塾教育,在少年时期,就已熟知百家经典。他精心钻研了中国文化,将儒、释、道等各家学说融会贯通。他曾在台湾讲学三十六年,旅美三年,又在香港居住了十来年,最终定居在了江苏太湖河岸的太湖大学堂,终其晚年,他都在此讲述授课,教书育人。南怀瑾先生毕生讲学无数,著作等身。他所著的《论语别裁》、《孟子旁通》等近六十余部作品,被翻译成了多国语言。他触类旁通、旁征博引,在普及中国文化上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半个世纪以来,影响了无数的海内外人士。

介绍完这本书的基本情况和作者概况,那么下面我就分为三个重点内容来为你来详细讲诉书中内容:

第一个重点:道教思想文化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个重点:道教——这一中国本土宗教的建立和发展;

第三个重点:道教各派的兴起和转变。

1

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重点内容:道教思想文化的产生和发展。

早在黄帝时代,人们就已经从天文学说中,发展出了人文学术,提出了道的观念。这个时期的道,囊括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