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匕刃计划 (2)(第1页)

王弼生假期回到家乡的时候,找到小学老师曹云章诉说自己的困惑与苦闷。曹云章是文登县早期的**人,他介绍王弼生加入了中国**。王弼生入党后,向党组织推荐胡仞久和姜立言,两人也在半年前向党组织正式提交了入党申请书。曹云章让弼生转告二人耐心等待党组织考察,并吩咐三人不要开展活动,不要暴露自己的政治倾向,鼓励他们刻苦学习,争取以优异的成绩修完高中课程。很长一段时间,胡仞久和姜立言都非常焦急入党的结果。王弼生因为不能开展任何工作也很苦闷。三人却没有想到组织上对他们的将来早已做出安排。

三人商定从青岛坐船去上海,然后从上海坐火车或火轮去南京。

第二天早晨,胡仞久和姜立言起身回烟台。当日回到“胡记皮货行”。

胡仞久的父亲几天前刚刚从东北回到烟台。胡父很豪爽,在东北常常和山里的抗联打交道,佩服抗联的那些血性汉子,也常常资助他们。在东北他深深体会了亡国之苦,对儿子去南京报考军校不反对,又听说是三个好同学联袂去考,当即拿出三根十两的大金条,让仞久带着以备急用。胡仞久在烟台陪父亲住了三天,又陪同姜立言回黄县老家探望母亲。

姜立言是独子,父亲在他出生不到一年就过世了。姜家是黄县大户,在哈尔滨有大白楼旅社、德行昌糖果厂、昌记货栈,还是青岛大德胶厂的大股东,在济南、上海也有生意。姜立言父亲排行老六。姜老六过世后,他的股份由立言的四大爷代管。

母亲听说姜立言要去考军校从军,自然不同意,当下说:“常言道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我儿读了十几年书,满肚子的学问,不去考大学继续深造,怎么突然想当兵了?”

姜立言哄着母亲说:“不是去当兵,是去考军校,学成出来是要做长官的。国家战乱,战时人不如太平鸡犬,能到军中谋个差事,也强过做个平头百姓任人欺凌。”

母亲虽不同意,细想立言的话也有道理,只好默不做声。姜立言为安慰母亲在家中住了十天。

这期间,胡仞久每日陪姜立言跑步锻炼,虽然仅仅10天,姜立言脸上有了血色不再苍白,饭量也大增。姜母见儿子身子骨日见壮实,心想儿子从军至少能把身子骨练结实,倒也不过于难受担心了。

临行前姜立言母亲拿出十个二两重的金元宝,嘱咐立言说:“学校伙食比不得家里,给你带这些小宝是让你多买好吃的,你们三个同学馋了就去下馆子,把身体吃的壮壮的,要是身体能赶上胡同学这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