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黄埔铸匕 (4)(第1页)

8月的一天傍晚,一个德国少校军官在中国翻译的陪同下来到步科第一大队宿舍找到王弼生。来者是德国顾问团成员,最近刚从教导总队调到军校做战役学教官的豪斯霍伟尔少校。豪斯少校是德国著名进攻战略家冯曼斯坦因的弟子,对进攻战略理论有独到见解和很深的造诣。

豪斯少校读了王弼生发表的论文,很看重他的观点,特意找他交流学术。

王弼生用德语向豪斯少校介绍了自己从论文选题到研究资料,最后形成思想写成论文的过程。并直言相告,自己的思想受中国古代军事学巨著《孙子兵法》的影响很大,同时也受到了克劳塞维茨《战争论》思想的启发。

豪斯少校对王弼生用流利而准确的德语表达思想非常吃惊并大为赞赏。同王弼生交谈起来。两人到操场坐在长条木椅上,开始探讨古今中外的进攻战略思想,军事人物,经典战例等等。

豪斯说:在你的论文中我看到了苏沃洛夫的影子,能和我谈谈你对苏沃洛夫的看法和评价吗?

王弼生说:苏沃洛夫是我非常敬重的俄国进攻战略家。他一生指挥过60多次战斗,屡战屡胜,从无败绩。我认为他的战略是以极其进取和果断见长,他所指挥的军事行动,都是在不设防的野战中战胜敌军消灭敌军。他的战略的基本方法就是进攻。

豪斯微笑着看着王弼生,饶有兴致的听着他阐述对苏沃洛夫军事思想的理解。

“苏沃洛夫曾经说过:军事学术的真谛,是从敌人最要害的部位直接进攻,而不是采取简单迂回的方式接敌,只有直接勇敢的进攻才能制胜。集中兵力兵器于最重要的方向进攻具有重大意义……,我对苏沃洛夫的这段话记忆深刻,这段话对我的影响很大,我的论文就吸收了他的这一思想。所以我论文的第一部分‘进攻的敌对评估’,就强调要对敌我双方强弱形势及策略动向进行评估,借以找出攻击方向。

豪斯说:“我从你的论文注意到了,你认为苏沃洛夫的军事思想和战术原则,在现代战争中还有指导意义了吗?

王弼生说:“很有指导意义。苏沃洛夫不仅是位伟大的战略家,还是卓越的战术家,他把火力与白刃突击正确地结合起来,强调步炮协同,提出了观察、快速、猛攻三项战术原则。这些原则即使现代战争中仍有指导意义”。

王弼生看了一眼正在思考中的豪斯接着又说:“周密了解情况,行动迅速突然,无疑是战场上重要的制胜原则。但是提高白刃突击的作用在今天有了局限性。先不说现代战争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