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五章 :打虎山下鬼门关 NO.2(第1页)

n0.2

再次下到井底,我把安全带解下来,交给上面的队友,他们一个接一个地下来。我先照着坑道里打了几枪,算是“打草惊蛇”,然后戴上面罩,往里面走,在大约30米的地方,我测了一下瓦斯含量,发现空气依然很稳定。这说明,在其他什么地方肯定有一个或更多的井口没有被我们发现。

有了这样的判断之后,我用矿灯给等在外面的人发信号,让第二组也下来,领着自己的人沿着坑道往里继续搜索。

一个没有平面图的老旧矿井,对我们的搜索来说,虽然具有一定的困难,但根据分析,绝大多数的人都认为,困难只应在于井下的空气和因废弃太久而钻进到这里的蛇以及狼、狐狸等动物可能对人造成伤害。至于里面的坑道,每个参与这次行动的人都认为不会很多。毕竟,那时候的生产条件限制着开采的空间,而且根据其他矿井在刚建国时被接管所拥有的规模都不很大来判断(最大的算是“老九号”,现在另开新井口还在继续开采,其他的在“文革”期间和之后都相继被关闭),这个井下面的空间也一定是有限的。只要我们这支武装勘测队伍能找到其他的出入口并把隐藏在井下的危险动物全部驱赶出去,下面的工作就可以交给老王他们来勘测了。

我带领队友走到第一个岔路口,这里高于井口,脚下已经没有水了。我选择了其中一条坑道后,在那里留下一个队友,作为联络员,以告知接下来的第二组走另一条坑道,或在我们这组受到攻击时,由我们的联络员发信号给其他各组的联络员,以便彼此尽快增援对方。

第二组进来后,第三组紧接着也下来了,由他们接替我留在那里的联络员,我的联络员进到我们再次遇到的岔路口,然后第四组、第五组陆续跟进。

开始时,一切都很顺利。井下的空气一直保持在正常的数值以上,我就让队友摘掉氧气面罩,这样一来,即可以保持对话联系,以免因使用灯光或声音联络时造成错误;又可以节省氧气(救护队员所带装备中的氧气毕竟是有限的),以备不时之需。

但当我们走到第四个岔路口时,我发现空气比以前更清新,但却没有找到井口。而且,我们一路走来,还没有发现老的采区。

我让队友们休息了一下,决定暂时结束搜索,告诉联络员通知其他各组依次返回井上。

就在我们要转回去的时候,不知从什么地方传来一阵很像小孩子哭号的声音。这个声音来得很突然,我和队员们都惊呆在原地,半天才缓过神来。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