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父子和解(第1页)

严春心再度清了一下自己的喉咙,道:“大帝册封!恩义伯武三通为恩义侯!”武三通出例道:“老臣,谢主隆恩!”严春心道:“大帝册封,泗水大将军为威海伯!”老泗水大恸,起身道:“老臣谢主隆恩!”只此就可见出,刘志恨的小气与寡恩了。老泗水立下了多大的功?他早早就随了刘志恨,立功时并不落于武三通之后,一段时间,武三通还觉得这老家伙是在与自己争功。功大到能争的地步,就可说明这功劳的不小了。而这之后,老泗水先是参加了最初对蒲甘国的进攻,并立下了大功,后来又中途退出,和樵子一起攻打陈国,平灭了陈国之后,他就留下了来,一手建立陈国的水军。最后便是他大大出彩的地方了。老泗水在澎湖屿一战成名,以弱击强,打败了穷国的水军,后来,又是在泉州之战中如铁刀切豆腐一样立下了大功!只是,功劳,不止是这样算的,军中赏罚是一件非常奇妙的事情,按功叙赏是一回事,但是这个功要怎么算,就是另一回事了!这一点上谁也没话说。武三通的官位高,并不是说他立功少而得高位,事实上,他的镇国之功不可谓之为小!在大理国最危难的时刻,在六月于娜领军远征的时候,就是武三通镇守国内,老头似个狗似的嗅着一切不对味的东西,多少个洞洞寨寨给他查出来,平定。这平国定国之功自不是虚的,由是以此,才定下了老武的大功,而泗水大将军的功劳,说得上,只是一个泉州水战,但是这一仗的难度让这一战一下子失去了老泗水原本可得的功勋,这也是老泗水发现宋军软弱而伤心失望的原因所在!就算老泗水打赢了澎湖屿之战,也是因为刘志恨本人在场,而分薄了他的功劳。本来么,沾了刘志恨的王气帝气,再要打不赢,那才是罪过,是以这样算来,他只能封个伯,而接下来,之后的大战,刘志恨怕就不会用他了,只是两年,但是明眼的人都是看出来了,刘志恨用兵,就是喜欢用年青人,在他看来,年青人虽有不足,但是有股锐气,这正是他所要的!

这就像汉朝时,汉武帝手下两员大将,卫青霍去病,后者自是不消多说了,而前者,卫青,却是不一样,这个卫青,起身于马奴,汉武帝提拔了他,用他为将,后来他用兵千里突袭,终于立下了大功,只是,自他成名之后,用兵就越发的谨慎了起来。这一点也是得到了汉武帝的不喜,武帝好大喜功,可惜的是,他本人并不通兵事,这样一来可不是要出事么,结果他对自己的将军要求越多,卫青压力就越大,于是乎,终卫青一生,用兵都平庸得中规中矩,再没了奇兵突起,飞速一击的场面了。而这一点上,有了他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