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兀良合台射雕(第1页)

回回炮不可想还只是其一,兵力不足和粮草不足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蒙古再不是从前的草原人了,他们没钱的时候穷大方,抢别人的就是了,可是现在不一样了,该抢的都抢了,虽说蒙古人也能修补一些东西,但还谈不上创造,有了钱,但是不会摆弄这些,想也是知道,原本生活在草原上的蛮子,只会放马牧羊挤奶,当然还会骑射打仗,可是,对于那些经济制物却是不行,他们打下了大金,西夏,还占了宋人的地方,可是这得到的一切他们并不会转化为自己的力量,在不得以的情况下,他们还是要用汉人,可是对汉人又不放心,利用也就有限了,比如汉人占了中原,可养百万兵,辽人只居辽地,占着燕云十六州,带甲也是百万的,而到了蒙古人的地方上,能调动的军队却是只有三五十万,而且里面还有大量算做奴隶的汉军,这样的低下的生产力也就可想而知了。之所以忽必烈目前是最强力的番王太子,就在于他大力的重用汉人,这一点看看拔都也就明白了,拔都和忽必烈走得都是吸收汉人文化的路线,不过,拔都不争天下,所以不多为中原人所知,而忽必烈却是很重视汉人,他还专门拜了汉人大儒赵璧、姚枢、刘秉忠为师,学习汉学,眼看中原沦丧,文人士子理所当然地投敌从贼,对于儒家来说,谁统制天下不重要,只要用他们儒学治天下就行了。得到了汉人士子大族儒生的帮助,忽必烈自是把自己的领地治理得正常了,这只是正常,但是对于那些不会治理的人来说,这可是这位王爷的本事了,也吸引得更多的汉人投向了忽必烈。说到底,蒙古人少而汉人多,忽必烈看清了这一点,没得话说,选择了汉人的帮助,实力一点点的增大,这一点上,也是阿里不哥容不下他的原因,两兄弟间,其实这时就开始争了。

得不到忽必烈的支持,也得不到蒙哥的进一步支援,郭德海仍是按兵不动,可是兀良合台却是不能再等下去了,他必须要动兵了。这是一个没有选择的选择。他只有出兵,不出兵,那可也就完了。蒙哥汗不会再派粮了,拔都汗更是一毛不拔,在这种情况下,不是罗古罗斯监藏狐假虎威,借蒙古的势力尽力筹措,弄来了一定的牛羊等物,哪里会支持到现在。当这五十万人是玩的么!蒙古帝国再富,这钱好抢,但是粮却是要一粒粒从地上长出来,岂有天上白掉的么,再说蒙古与大宋的关系,大宋到也是有偷偷向蒙古卖粮的,但是这一点上能顶个什么用?不够,远不似刘志恨和大宋这样的方便,再说了,刘志恨现在占了整个的陈国南方,在占城,真腊等地,粮食大大的有,只要一两年,刘志恨就能再也不用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