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出使忽必烈(第1页)

时间是六月,在月后旬时,史嵩之终于到了忽必烈的驻地,开平府。开平府为刘秉忠所建。刘秉忠,原名刘侃,因曾祖父在金代时任过邢州节度副使,家族定居邢州。后来忽必烈之父蒙哥即位为蒙古大汗,蒙哥命忽必烈总治漠南汉地。忽必烈深知,要征服和统治广袤的汉人地区,只靠打打杀杀那一套老办法是不行的。于是忽必烈重用了刘秉忠及一批有才能的汉人。这一年,刘秉忠向忽必烈提出了一整套治理天下的纲领性建议。此时的开平府初俱规模,但也显出了不凡的气象,忽必烈野心甚大,不仅建城,同时也在建水军,别的不说,这钱就花得不像话,好在中原本就是膏脂之地,只是前时北宋治理不得法,而忽必烈虽为蒙人,却是重用汉人,虽然不让你富起来,可总也是能吃饱的,这样一来,中原也就稳定了下来,可以给忽必烈带来意想不到的财富。自忽必烈丢了前线大军的军权,他立时回到了开平,平静地过自己的日子。对于此时的忽必烈来说,他已经和自己的臣下分析过了,想要对抗大青,光是现在打是根本不行的,因为一来战线太远,二来蒙古对面还有宋国,并不能用尽全力,最好的自然是集中力量,先灭宋,再举国之力迎战大青。当然,事还没走到那一步,可先行灭宋的策略是定下了来,不过现在还不是时机呀。蒙古自身也有它严重的问题。大蒙古帝国建国,自成吉思汗始,当时他们打败了无数的敌人,最强大的是金人,随着战争的胜利,别的不说,成吉思汗一边品尝战争的乐趣,可也感觉到蒙古的制度不足,他需要能人贤才改良制度,因为他只是成吉思汗,并不是神,在这一点上,耶律楚材出现了。耶律楚材是辽人后裔,当然,辽国已经完蛋了,给金人灭国,只有耶律大石在极西建立了西辽勉强度日,苟延残喘。耶律楚材矢志报仇,他遍寻可以帮助的对象,宋人是不要想的了,找来找去,蒙古是最好的对象。于是耶律楚材帮助成吉思汗进行改制,这是蒙古第一次改制,使蒙古从一个部族国家一下子成为了一个军事帝国,于是蒙古得以继续征伐。但是,好景不长,因为蒙古实在太大了,大到……不得不分封的地步,最先分出去的是术赤,他是成吉思汗的儿子,却是给别人强奸后的遗腹子,成吉思汗虽认下了他,可并不待见他,再说了,他是长子,但蒙古帝国总不能交到他的手上吧,分封出去,既保住了他长子的颜面,又让他再也无力染指继承权。可仍是不行,蒙古越来越大,在不断的西征之后更是如此。所以,成吉思汗死后,窝阔台汗继续了这种分封,并且给了自己一块巨大的封地,这是很笑话的,也正是窝阔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