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恨不再做那些机械的事了,他似是要缓一口气,一步三晃,就那么光赤着身子回转到了他那汉白玉基,水银雕龙的高榻上,这卧榻用小牛皮子为垫,内里填充着北方翻修的羊毛,并还有香料在内,身后是华绸的靠垫,两边是扶枕,刘志恨坐在上面,屈指一弹,一股指风劲力打过,一名倭女立时跳了起来,刘志恨点手呼唤:“你来!”边上闪过一名身着和服的女子,这女子虽也是十二岁左右的小巧模样,却是在累次发往冬宫中能说两国话的女子,名叫平姬,由于她会说两国话,也就因此给留下来了,当然,她本人也是有点姿色的。大殿之中一片平静,刘志恨这边摇了摇身边的铃,再有仆役过来,把个炉鼎点上新香。小倭女轻轻过来,刘志恨双腿丑陋的张开,任由那小倭女的服侍。贾似道比较好,给赐了一张座,不过他却是敢坐实,心中七上八下,这实是他想象不到的,万万想不到当年的那个人竟然成了这样的一方大帝,开国之英主,岂是小可。又有女侍端上来了一杯热茶,刘志恨对于酒食到底不是太喜,他心中最喜的是那热暖的香茶,茶之好多不胜数,可清心,可明目,可爽身,可怡情。妙处无尽,美于不凡。在唐朝陆羽《茶经》之前,人们把茶饼研成细末,再加上葱、姜、橘等调料倒入罐中煎煮来饮。后陆羽提倡自然煮茶法,去掉调料,人们才开始对水品、火品、饮茶技艺讲究。而时下的饮法就是将团茶碾成细末,置入盏内,冲入少许沸水,搅拌调匀,再注入更多的沸水,并以茶筅搅打至稠滑状态即饮。这是当时最受推崇的研膏团茶点茶法。刘志恨对此不是很在意,他的喜好是用上好之水,精良之器,烹足火候,以小杯而饮,可得清香茶趣。水,一般是晨间山林里的露水,或清塘之上荷叶之珠露,又或是梅上冬后雪,再有就是天地灵泉水。而茶器则有朱陶之器,青瓷之器,此刻端上的,正是青瓷之器,青瓷茶具早在东汉年间,已开始生产色泽纯正、透明发光的青瓷。晋代浙江的越窑、婺窑、瓯窑已具相当规模。至到宋时,作为当时五大名窑之一的浙江龙泉哥窑生产的青瓷茶具,已达到鼎盛时期,远销各地。这种茶具除具有瓷器茶具的众多优点外,因色泽青翠,用来冲泡绿茶,更有益汤色之美。刘志恨喝上一杯,心田畅美,说话也就好过了一点,道:“相爷是说,你为孤带来了东瀛使者?”贾似道道:“正是……”说着用眼向东瀛使者说话。
东瀛使者立时出头,一并排子的跪了下来,口中叽哩呱啦,说了一大通。经通译翻译,无外乎是不知天地,不明时事,不知怎么回事得罪了大青,惹得青国大军压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