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一声惊象(第1页)

刘志恨嘴上说不怕,心里却也有嘀咕,他目下虽得是一万士兵,但对方兵力比他多且不说了,更是有三千之多的铁骑,想到这儿,刘志恨也不由恼道:“这高泰详,却是哪儿招得的这许多骑马!他从蒙古买得么?”

武三通自是知道的,当下笑道:“王爷却是不知,北地虽有名马无数,但这南国自有南国的马,我大理国的骑兵多是用南马,人说南车北马,其实不然!南方的马虽长途奔袭冲刺加加速比不得北马,但载重爬山,穿越山岭,却是北马之不及了,若是经过调教的神驹,于这山中奔跑,跳跃绝壁之间,便如玩一般,其中的佼佼者能与‘乌孙’‘汗血’等所谓‘天马’比肩而立。”

刘志恨大喜道:“这马多么?”

武三通笑道:“怎么不多!这马多产于乌蒙山区,早在两汉时期已被作为役畜广为使用,早先便是由三趾马,云南马和当地野马溶合而成,除了这东川,便是乌蒙芒部两部多产,王爷拿下东川,立时可得上万良马!”

黄蓉却是奇道:“这许多马,怎么东川却只这三千骑兵?”

武三通不好说话,他已经有日子没回大理了,万没想到事情会成了这番模样。那六月于娜却是笑道:“不足为奇,军中本是有马,只是这骑兵一道所费粮饷颇多,南方地区山多林密,小径难寻,往来货物俱是需要马力,东川原有的马力多是他们自己做了路运脚商,或是租与商人,于这深山之中,来往转折,便是现在,大理与大宋之间,每年也都需得数万匹马驼运,只是今时不同往日,宪宗宣仁皇帝时,两国交往,年可达十数万匹马往于两国之间。”

边角下,那赵从才道:“家父非是不想养骑兵,只是高氏所需无度,他们说东川富庶,便是要这要那,若不解散骑兵,腾出马来行脚走商,莫说这些年了,早十年便已然一贫如洗了!山里人多是言我赵氏如何……却是不知,我们这般抢夺的钱财,只是赎我等自己之命罢了,却是能如之奈何……”

刘志恨这才明白这赵氏何以如此放手,却原来是这般原因!想高氏也是合当灭亡,于这等时机,他们却是能做出这危害国家的大事来,真真是乱反了天了,要是不亡,真就是奇了!

黄蓉看看下首已然是军官的乌里那丹,美目生波,眼珠一转,道:“志恨哥哥,这样好了,乌里那丹兄弟说得不错,眼下他们势大,我们暂且按兵不动,与他们对峙,现下时在于我,只要拖下去,我们的援兵不断,日子一久,必然让敌军兵无战心,到时不战而退,岂不是好么?”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