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断墙 第一节(第1页)

在平遥人的地域观念中,铁路的北边是荒凉的象征词汇,人们俗称铁北,于是平遥的城市发展在铁路的干扰下分出了明显的城郊界线,铁北也是一片开阔的荒凉地。

108国道,穿过铁北的东西两端,带动着这一带经济的发展。铁路虽然割断了城市发展,但有人的地方就有消费,总得有人提供服务,生产,活动,连接割断的城市。

阿五,本是农村的一个小伙子,同所有跟他命运一样的人,他过早的扛起了家庭的负担,然而上个月,他死掉了。死的很安静,安静到人们不知道他存在过。

阿五曾是太岳山上的一个放羊娃,在那个地方孩子们上不起学就会给人家放羊。他无法选择自己出生的地方,就像山上的小草一样,风带着种子落到哪儿就在哪儿生根发芽。后来长大了,要给祖宗传宗接代,放羊的那点钱显然是不能攒起娶一个媳妇的费用。于是,阿五加入到滚滚的农民工的潮流中,在城市*出卖苦力谋生。

他被受雇于一个包工头那儿,做小工,小工就是工地上领钱最少,出力最多的人。在这里是没有多少劳动保障的,工人与老板只有一个口头协议。但这里的这个老板这方面做的很好,遵守着这个承诺。

每天会有两个小时的休息时间,干了一上午的工人找了个阴凉的地方狠狠地躺下了,阿五吃完饭之后也提着水瓶过来了。

“阿五,你以前是干嘛的?”一个新来的小伙子这样问道。

阿五最喜欢跟人聊天了,于是笑着将身子帖了过来。身上的汗味立即引来小伙子的不安,看得出他是个新来的,不太习惯这里的一切。不过阿五不介意的,“我以前是在山上放羊,现在山里草不多了,养不活人家。”阿五看了下小伙子,“你今天来的吧,看你挺不适应的,以前干嘛。”

“上学。”

“哦,一定是不好好学,家里不让上了。”

“我自己不想上了,念书念的头疼,想攒点钱将来出去做生意。你呢?”

“我想先干一年,回村把房子盖好,明年干一年讨个老婆。”阿五一本正经的说。

“那讨完老婆呢?”

这问题还真是难住了阿五,他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

随口说了声:“养她。”

“你叫什么名字啊?”阿五问他。

“叫我二龙好了。”

他们友好的握了握手。

下午的活阿五就跟刚认识的小伙子二龙在一起干活,多半是阿五在照顾着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