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便是三生石了。
传说三生石记载着每个人的前世、今生和来世。前世的因,今生的果,宿命轮回,缘起缘灭,都重重地刻在了三生石上。千百年来,它见证了芸芸众生的苦与乐、悲与欢、笑与泪,该了的债,该还的情,在三生石前,都一笔勾销。
本人站在三生石前,三生石会显示自己的前世今生和来世,但只有自己才能看到,别的人看不到,神仙则是可以看到道行低于自己的人的三生因果。
例如孟婆,走过的魂魄在三生石前看自己的三生因果时,孟婆也可看到鬼魂们的三生因果。无事可干的时候,孟婆将自己随着魂魄看到的因果整理成一本《三生录》,有爱看传奇故事的鬼差知道后向孟婆借来看。看故事的时候,感动时痛哭流涕,愤恨时咬牙切齿,还时常向别的鬼差讲《三生录》内的故事。一传十十传百,用凡间流行的一个词,大家都安利此书,孟婆的《三生录》在冥府,火了,还流传到天宫、仙山和妖界。
泄露天机是大罪,所以孟婆在写书时将故事稍有改动,喜剧的结局改成悲剧,悲剧的改成喜剧,写的多了,她还会更加巧妙地修饰情节,原本平淡无奇地故事在她的笔下,变得惊心动魄、跌宕起伏。后来她还会在故事末尾设置悬念,搞得三界读者常常催促孟婆更新。
得到大家认可的孟婆,越写越起劲,已经将此书出到第一百零五本。原本孟婆养了5个文人的魂魄在身边,她没写一本,五个文人就誊抄副本,将副本卖于喜爱此书的各界读者,无奈还是供不应求。
因为书缺货,天上地下反响很大,阎王特批一位书妖作为中间人,将孟婆写好的最新的《三生录》送往人间朝廷开的书局进行印刷,然后销往三界,这才满足三界的读者。
三生石后面是一处土高台,名唤望乡台。望乡台又称“思乡岭”,传说这亡魂最后一次向阳世亲人告别的地方。
望乡台,建造甚奇,上宽下窄,面如弓背,背如弓弦平列,除了一条石级小路外,其余尽是刀山剑树,十分险峻。站在台上,五大洲、四大洋都可以望见。
鬼魂上到望乡台,眺望阳世家中情况,于是这里成了鬼魂遥望阳间的窗口和活人与死人联络感情的圣地。
传说人死后,“一天不吃人间饭,两天就过阴阳界,三天到达望乡台,望见亲人哭哀哀。”鬼魂去地府报到前,对阳世亲人十分挂念,尽管鬼卒严催怒斥,还是强登望乡台,最后遥望家乡,大哭一声,才死心塌地前往“阴曹地府”。正是“望乡台上鬼仓皇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