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节 摆拍和滤镜制造出来的美,是「假」吗?(第1页)

作者:

我看到这个题目的第一想法是,「美」能被摆拍和滤镜制造吗?

又一想,「美」难道还有「天然的」和「制造的」这种区别?不论是精英还是民间的「审美」活动,甚至说不定能拓展到动物界,「美」的概念难道不都是被制造出来的吗?

所以,这个问题要搞清楚的地方还真不少,展开写总觉得写出一本书来都有可能。我的知识有限,讲一讲我想到的几点,权做抛砖引玉。

1、摆拍是摄影打娘胎里带来的技能包

相机的前身是辅助绘画使用的「暗箱」。

翁老师在《 》中就讨论了暗箱对维米尔画作的帮助、维米尔「构建」一幅画面时候的思路。维米尔活跃的年代离达盖尔申请到摄影术的专利尚有两个世纪之久,但「构图」因为暗箱的辅助已经和摄影作品基本无异。

快进到维米尔之后二百年——虽然摄影的速度比起画师确实已经是快到了天上,但绝对不是如今那种你坐下摆个姿势,咔嚓就能搞定的体验。在曝光期间被摄者轻微的动作也会导致画面模糊,摄影师们只好搞出了这种用来固定人的夹子,好让自己的客户在曝光过程中不要乱动。

拍个照堪比上刑(x

拍个照堪比上刑(x

出现这个情况的原因我之前一些答案里提过:最早的达盖尔法的曝光时间是以分钟计,后来改进的湿版也起码是按秒算,因此无法轻易用于拍摄几乎任何会动的东西,甚至大白天拿去拍大街的时候,如果有人走过,也只能在画面中留下些鬼影。

至于合用的闪光灯,那都已经是达盖尔法发明后快半个世纪的事情了,而且使用效果是这样的:

Race Gentry 演示 1909 年生产的镁粉闪光灯(棒?),根据 CC BY-SA 2.0<br />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p>

            <p><script sr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