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父母与子女之间,虽说是世界上最亲的亲人了,但有时候也难免情感关系恶化,爆发激烈的冲突。
你应该听说过谁谁谁要「断绝父子关系」、「断绝母女关系」之类的话吧?有的甚至还会签协议。
那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真的能断绝吗?断绝关系的协议,双方签字按手印,有没有法律效力?父母、子女声明断绝关系后,是不是就不用履行抚养、赡养的义务了呢?
今天,让我们从法律的视角,来看看断绝父母子女关系的效力吧。
【案例】
大明和小美结婚后,与大明的父母住在一起。但大明和父亲的关系一直不太好,双方经常发生争执。大明心里对父亲有怨念,因为在他小的时候,父亲对他不闻不问,甚至还打过他和母亲。即便大明现在已经成家立业,在发生争吵时,父亲还时常会骂他,有时候还会动手。大明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我能长这么大,全是我妈的功劳,跟我爸没关系。
由于结婚后和父母住一起,低头不见抬头见,父亲又经常对大明的工作和生孩子的问题指指点点,父子俩的矛盾进一步加深了。
有一次,大明和父亲大吵了一架,父亲还动手打了大明,扬言要和大明断绝父子关系。
大明也在气头上:断就断!从今天开始你我就不是父子!
小美和大明母亲见状连忙去劝和,但无奈这对父子脾气都很犟,硬是在《断绝父子关系协议书》上签了字按了手印。此后,大明父母搬离了大明家,父子俩真的很少联系了。
再后来,大明父亲病倒了,母亲年纪大也没有劳动能力,大明只照顾母亲却不管父亲。虽然家人多次劝说,大明却始终不为所动,坚持认为已经和父亲断绝关系了。
无奈之下,大明父亲把大明告上了法庭,要求大明支付赡养费。最终,法院判决大明按月支付父亲赡养费。
【知识】
这起案件中,虽然大明和父亲签了《断绝父子关系协议书》,还按了手印,但是最终法院还是判决大明要承担责任,说明这父子关系还没断掉。那究竟是协议签的有问题,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呢?
父母和子女之间有矛盾,要断绝关系,然后互不理睬,甚至都不称呼对方,这在现实中也是常有的事儿。但这只是在道德和情感上的「断绝」,法律上是断绝不了的。
首先,我们要知道,父母和子女是基于血缘关系,或者法律拟制关系,而形成的一种法律关系。所以,它不仅仅是一种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