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9 节 什么情况下遗嘱无效?(第1页)

由于遗嘱涉及立遗嘱人和继承人的重大财产利益,所以它的效力问题非常重要,尤其是有利益冲突的继承人之间,对于遗嘱是否有效,常常会产生争议。

那么,在法律上,什么情况下遗嘱才是合法有效的?什么情况又是无效的?如果遗嘱被认定无效,遗产该怎么处理?

今天,我给你说说《民法典》中遗嘱的效力问题。

【案例】

大明父亲有 6 个儿女,都已经成家立业,大部分在外地,小儿子小刚和父亲共同居住,二女儿小丽离父亲家不远,可以经常看望老人。

多年后,大明父亲身患重病,住进了医院,但还没等到在外地的 4 个子女赶回来,就去世了。小儿子小刚对哥哥姐姐们说,父亲生前已经写好了遗嘱,死后他名下的两套房子和 200 万元存款,都由小刚继承。

这样的遗嘱,让大明和几个兄弟姐妹都很不解:父亲生前也没说过遗产分配问题,没提过遗嘱的事情,而且这么多遗产全部都给小刚一个人,也不太合常理。大家对遗嘱的真实性产生了质疑,并起诉到了法院。小丽向法院提交了父亲生前在医院进行过精神疾病治疗的证据,其他几个子女申请对遗嘱笔迹进行鉴定。

最终法院认定,遗嘱是大明父亲亲笔所写,但是小丽提交的证据证明,大明父亲在写遗嘱之前,患上了精神疾病,遗嘱无效,遗产两套房子和 200 万元存款由六个儿女按照法定继承的规定来继承。

【知识】

立一份合法有效的遗嘱,除了形式上符合要求,还有其他的条件,法律上是很严谨的。之前的课里我们讲过,法定的遗嘱有自书遗嘱、代书遗嘱、打印遗嘱、录音录像遗嘱、口头遗嘱和公证遗嘱这 6 种,在立遗嘱时,要符合民法典中的相应要求,比如要签名、注明年月日、要有见证人在场并且签字等等。

而除了这些条件,一份合法有效的遗嘱,还不能有《民法典》第 1143 条规定的情况,否则就是无效的。

具体是什么规定呢?

第一,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

第二,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欺诈、胁迫所立的遗嘱无效;

第三,伪造的遗嘱无效;

第四,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

关于第一点,立遗嘱的人必须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具体就是年龄上要达到 18 周岁以上,或者年满 16 周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