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节 六请不出张养浩(第1页)

从前有一个别人家的孩子,品学兼优,七岁那会儿,看到樵夫掉了钱,就能追出几里路,把钱还回去。

这还没什么,最主要是热爱学习。

学习到什么程度呢,就是连他妈都害怕:儿啊你这太勤奋了,会累病的。

孩子:好的妈妈,我知道了妈妈。

然后白天默读,温习功课,等晚上老妈睡了再拿盏油灯偷偷看新书。

我:……

要是这种人生在我家隔壁,那简直人间炼狱。

那年这个孩子十岁,他在读书的时候外面天地大变:困守南方的朝廷终于消亡,孤臣幼帝于崖山跳海。

他北望中原,听说旧宋的丞相文天祥被俘至大都。

三年里,文天祥幽囚在狱,书上说慷慨就义易,从容赴死难,但少年十三岁时还是听闻大都里的贵人在这场拉扯里认输,放弃劝降,同意文天祥南拜而死。

少年不懂,但大受震撼。

那时他忽然明白,原来有些东西是比世俗权贵要高的。

读圣贤书,所谓何事?

少年想:今时今日,纵然我做不了文天祥,也要对得起天下苍生。

于是少年读书就更加刻苦。


其实上天还是有那么点公平的,虽说有时人们会想,天赋远比努力更重要,但你要像少年这么努力,多半也能苦心人天不负。

少年长大以后,自然成了文采飞扬的书生。

文采飞扬到什么程度呢?

那年书生登上白云楼,见落日熔金,浩荡远景,就开始向这个天下挥出他的第一刀。

「耳根但闻风铁音,冷冷上有浮云容。与卧苍狗,下有惊湍,澎湃奔流霆。」

这是写景。

「惜余才疏生晚后机会,不及奋笔为拟燕然铭。雄心霸气龙韬虎略见无复,空闻燕鹊鸣幽扃。当时风景今尽易,惟有风光山色无年龄。」

这是言志。

「暮色自远而至兮,断霞斜照忽明灭,诗成欲扫云间屏。贪征兴废玩余景,须臾不觉一轮古月升东冥。」

这是玩累之后,溜了溜了。

就连溜了都写得这么好啊!

这年书生才十九岁,写下的《白云楼赋》,就让全省读书人传抄。

那会儿的朝廷,还乌烟瘴气,当官基本靠关系,升官主要看银两,还给各色人种分上下高低,是汉人就只能当三等人,当官全从底层小吏干起。

书生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